苯环中的碳是什么杂化类型

苯环中的碳是什么杂化类型

刀安梦 2025-09-18 科技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写在前面的话 by木头老师

  我是王木头,一位北京大学的硕士,学的是计算机,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也是科普爱好者。

  毕业后随着自己的努力,对工作和生活开始有能力掌控,但是结婚以来,心中始终有一份焦虑,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

  很多家长都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得心应手,但是面对孩子各方面的好奇心,却无法应对。有的人未雨绸缪,为孩子买了学区房,给孩子报了最好的学习班。

  而我却做了另外一个选择,不是将孩子的未来托付给别人,而是将他们的教育作为自己未来的事业,追随着他们再成长一次,于是有了这个系列课程。

  这一系列的内容是我按照《万物简史》这本书的知识脉络来讲的,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宇宙到恐龙,从黑洞到相对论,都是孩子们非常好奇的知识。在讲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把书中的故事简单复述一遍,而更像是一个知识点详解,目的是帮助孩子独立阅读,而不是替他们阅读。当然没有书直接听,也完全没有问题。

  来源:微信号“王木头讲科学”(mutouwuzi)

  王木头:

  小朋友们家长们大家好,这里是王木头讲科学的《万物简史》系列。

  上次我们说到了考古的时候经常用到C14这种原子,可C14到底是什么呀?平时能见到吗?别着急,我们慢慢来解释。先问下一小朋友你们见过碳吗?我觉得大家是一定见过的,只是不知道那个就是碳罢了。我可以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煤炭,就是下面图上的黑色的石头。听名字就知道,煤炭煤炭,一定和碳有关系。没有错,它们主要就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一般都会埋在地下,需要煤矿工人把它们挖出了。

  

  煤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燃料,现在的城市可能用的少了,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面做饭需要烧火,全部都是用煤炭做成的蜂窝煤。这里也要告诉大家,其实煤炭也是一种化石。在很久之前的远古地球,当时陆地上全部都是大片的植物,它们死后被埋了起来,经过几亿年就变成了现在的煤炭了。

  现在城市里面很少用煤炭了,可能有些小朋友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下面我再说一个和碳有关的东西,这个大家一定都见过。这就是铅笔里面的铅笔芯。用来做铅笔芯的东西叫做石墨,也是有碳原子组成的。

  

  小朋友们或许能发现,是不是凡是和碳相关的东西都是黑黑的。没有错,这是碳的一个主要特征,不过也有个别的东西例外,比如说钻石。

  那这个和考古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说到碳对于我们生物的重要性了。小朋友们知道人的身体里面什么东西最多了吗?没错,就是水。人的身体有75%都是水。第二多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第二多的可就是碳了,有18%。其实不只是人类,所有的生物都少不了碳,碳是构成生物身体所必须的东西。

  小朋友们想想看,如果我们拿一个树枝或是一块肉在火上一直烤会怎么样?直接用火烤还是比较危险的,小朋友们不要尝试了。不过我们总是见过妈妈做饭的时候把饭菜炒糊掉的样子吧。抄糊了的不论是蔬菜还是肉,是不是都是黑黑的?那就是因为炒菜的时候,火太大把食物里面的水都给烧了出来,留下了碳,所以看起来就是黑黑的。

  说到这里还是和考古没有关系啊,大家别着急我们继续来介绍。考古的时候都是要去发掘一些遗迹的,只要在遗迹中发现了很久之前留下的植物和动物,比如说木头做的家具啊,古墓里的木乃伊啊。哪怕只有其中的一部分,都是含有很多的碳。

  大部分的碳原子就是普通的C12,有6个质子6个中子。不过也有很少部分的C14,就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了。我们也都知道了,C14是会衰变的,那样的话科学家们就可以根据他们里面的C14的衰变程度来推测出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制造出来的。

  那么这些C14是哪里来的呢,又是怎么进入到动物和植物身体里的呢?这要从我们空气来说起来了。

  空气是气体,会到处飘来飘去,有一些就会飞的很高,都快到了太空中去了。而到了这么高的地方,空气就会受到强烈的宇宙射线的照射。空气中有三分之二都是氮气,组成氮气的氮原子被宇宙射线照射后就会变成了碳14(氮原子被照射生成碳14)。

  这些刚变成C14的原子会和马上和空气中的氧原子反应,就变成二氧化碳分子。因为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气体,所以可以继续混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就像下面这个图的样子。中间那个黑黑的是碳原子,两边红色的是氧原子。

  

  就这样,碳14在宇宙射线的照射下不断的生成,而同时C14又会因为自己的衰变而不断减少,所以空气中的碳14的数量总的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就有些像一个洗脸池中的水,生成C14就像是往里面注水,而C14衰变减少就相当于是这个水池里面的水还在往外流。因为流进去的水和流出水差不多一样多,所以洗脸池中的水始终是那么多没啥变化。

苯环中的碳是什么杂化类型

  在地球上的生命,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需要呼吸的,每次呼吸都会和空气交换二氧化碳。所以只要动物和植物还是活着的,还在呼吸,那么身体里的C14的数量也就和空气中是差不多的。

  不过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死掉了,那就不会继续呼吸,也就不会和空气交换和更新C14了,于是身体里面的C14只会是因为衰变变的越来越少。这样,科学家只要分析遗迹中的动物或是植物,哪怕只是它们身上的其中一部分,都可以根据C14减少了多少知道它们的死亡时间。

  这么看来C14的确是一个好东西,那么用它可以来判断恐龙的死亡时间吗?恐龙也是动物啊,也是需要呼吸的啊,应该也可以吧。

  很可惜,恐龙并不能用C14这种方便又好用的方法来判断,主要是因为恐龙生存的时代太久远了。而C14的半衰期只有5千多年,最年轻的恐龙也要在6500万年前,是C14半衰期的1万多倍,即使恐龙体内有C14也早就全部变成其他原子了,

  看来要想知道恐龙化石的年龄,只能用别的方法了,这就要提到铀原子了。铀原子中有一种铀235,它的半衰期可以有7亿多年。铀235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加起来是235所以叫做铀235。

  7亿年还是不够的话,还有铀238,它的半衰期可是可以到达惊人的44.7亿年。而且铀原子在地球的岩石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所以通过铀原子,通过判断衰变情况,应该就可以判断化石的年龄了。

  不过铀原子的半衰期虽然很长,但是测量它们却更加复杂。因为它并不是像C14一样,新生成的数量和衰变消失的数量可以达到平衡。也就是我们知道起始的浓度,那我们测量的时候,只要测量出现在还有多少C14,和起点时间的C14进行比较,那就可以知道减少了多少,然后也就知道了经过了多长时间。

  而铀原子只有在超新星爆炸中才能产生,否则自然界中不会自己生成新的原子铀的。那这就是说我们失去了测量的起点,恐龙的死亡可能发生在衰变的任何阶段。即使我们测量出来岩石中铀原子的数量了,但是我们不知道恐龙死亡的时候衰变到什么程度了,也就没办法知道它减少了多少,所以也就没有办法知道恐龙的年龄了。

  当然这些仍然难不倒科学家,最后他们还是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在下次继续介绍。

  好了,今天我们内容就到这里了。这次大家应该了解了C14在考古中的作用吧,那么为什么它不能用来测量恐龙化石的年龄呢?把你知道的知识讲给身边的朋友们吧,也要记得把我的音频分享给他们,让他们可以和你一起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

  more

  其实这一系列的内容每周六7:30会在微信群中直播,在群里如果有小朋友的提问,我都会耐心解答。如果您也希望孩子加入这个群,都可以加我的微信,我会拉你入群。

  拉群之前,您需要转发一下此篇文章到朋友圈,然后截图给我通过。

  感谢您关注天风晨曦交易视点!

  关注方法:

  1.点击通讯录——点击右上角加号

  ——查找公众号——搜索栏输入“天风晨曦交易视点”——添加关注

  2.扫描下列二维码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苯环中的碳是什么杂化类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