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播:盛丽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儿童情商训练师。家庭教育协会特聘讲师。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及家庭教育辅导工作。
大家都知道,遇到问题要解决,但真的面临事情,很多人却会趋利避害,逃避责任,有时甚至达到可笑的程度。
孩子们总会说:
“我也想考的好,可是这次老师出的题太难了我有什么办法”
“我上会儿网怎么了,我们同学都整天上网打游戏呢”;
很多父母会说:
“我也知道孩子需要多陪伴、沟通增进感情,可是,我也要工作养家啊,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忙啊。”
“我也知道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我好好跟他说额多少回了,他也不听啊,谁有耐心总那么好脾气啊。”
于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根本需求,不愿花精力面对真正的问题,教育出的孩子也会这样。
心理学上,将这种不愿承担应有责任的人称为人格失调。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孩子都患有人格失调,都会本能地逃避责罚。兄弟姐妹打架,大人追究起来,他们会忙不迭地推卸责任。而这责任感是父母通过不断引导可以建立的。
有的父母常常指责孩子:“为了陪你学习,我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快累死了!”“要不是你,我早就不跟你爸爸过了!”“要不是为了照顾你们,我原本可以干一番真正的事业。”他们为孩子日后逃避责任提供了榜样,而且孩子还会将责任归咎于自己,成了自卑的人。
我见过一些孩子,他们从来不自己规划时间和生活,一切都是由父母安排和监督,缺乏主动,效率底下,这样的孩子,什么都不想管,他的潜意识说:“为我负责吧,你们可是我的父母”,推卸就意味着甘愿把自由和权力拱手让人,没有主动性何谈成长。
然而,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因为父母不愿意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不愿意承担让孩子自己选择和承担责任的风险和麻烦。于是,孩子便没有机会学会自我负责。学习就是为父母而学,而且还抱怨着,觉得自己就是父母意念的木偶或牺牲品。
所以,教育中,父母一定要分清自己和孩子的责任,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让孩子承担他应当的责任,真正的协助孩子解决核心问题,提升能力,才会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讲单
日读29
学会自律从推迟满足感开始
日读30
承担责任才能真的长大
日读31
尊重事实是自律的灯塔
日读32
在亲子矛盾中找到平衡
日读33
提出要求——向孩子表达要求的4项原则
日读34
学会关注和倾听的艺术
日读35
化解爱与冲突的风险
家长帮·“为你读书”第二季,终于在万众期待中上线!这一次,我们特别请来了哈佛学者、一线名师、家庭教育专家、中科院心理教练等各路大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为您分享6本经典教育书籍中的42个核心观点。清晨6点,听大咖讲家庭教育,每天5分钟,7天为您读完一本书。
你只需用一个课程的精力和成本
即可享受六位名师的分享与对话
更专业的分享,更干货的内容
让我们用零散的时间一起学习
提升自我,成就孩子!
点击原文,教你做更称职、更了解孩子的父母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大家都知道“清水泥”这个名称,但究竟何为“清水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