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拍岸】晚九点
赞助商对于文化事业有多重要?
【羽扇纶巾】
对于很多活动主办方来说,文化赞助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现在有些人担心,企业里复杂的反腐规定会使赞助商们逐渐离开。这种忧虑是杞人忧天吗?
柏林电影节,德国哇啃重金属露天音乐节,德国莱茵高音乐节,这是德国不同门类的三大艺术节盛会,每年都吸引着数万游客前来。如果没有赞助商的钞票,他们怕是会遇到巨大的麻烦。
大公司中的文化赞助是很常见的行为。这为他们引入社会收益,并在活动的举行中寻找到潜在的商业机会。尽管如此,他们却经常拒绝成为赞助商,因为:企业里有严格的规定,为了免遭那些说他们腐败的指责。
莱茵高音乐节经理米歇尔·海尔曼表示,越来越多的公司因此而退出赞助领域。“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但我们需要钱,因为从公众手中我们几乎挣不到钱。”这个每年耗资820万欧元的音乐节,其门票收入只能保证音乐节不到一半的资金,而另外一多半资金都是通过企业赞助得来的。
文化赞助基于一个收益-回报准则。企业出钱,同时也因此挣回一部分钱。一方面公司名称与商标会在门票,广告牌及舞台显眼的位置上出现。此外,也有在活动中抽取部分票务分成的情况。
然而困难正是在这里。有专业律师透露,许多商业伙伴由于内部的规定拒绝了邀请。还有,由于不明确的法律处境,许多公司并不清楚,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合作。因为从企业的角度看,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我们让一切保持原样,不要涉及任何风险。”
莱茵高音乐节经理米歇尔·海尔曼表示,企业都有自己极其严格的规定,并且在此事上很敏感。从反腐败的意义上来看当然是好的。但一旦商务伙伴拒绝的话,这便成了一个致使赞助者退出活动的重要原因。
海尔曼因此设计了一个模型,即企业应该在此作为引导作用。此外这里还有一个阈值范围来限定商业伙伴的票价。
有专业人士表示海尔曼的模型简化了标准,使其过程变得透明。但这只是一个引导,还是存在限制的。
这些文化活动者的忧虑是多余的吗? 对此存在争议。通常的抱怨,即遵守这种规定会使对文化的赞助减少一事,尚未得到明确证明。德国工业协会德国经济文化圈负责人认为许多企业已制定相应符合法规的条例并在此事上遵循自己的方法。
在德国,文化发展主要依靠联邦,州等各级政府的财政。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3年此项事业的开支大概为100亿欧元。
据估计,大约90%为赞助方的资金。剩余的10%是从财政中拿出的。以文化赞助的形式,也包括那些对这项活动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赞助和赞助者们。 因此许多大的主办方都特别依赖赞助商的参与。
【羽扇纶巾】艺术理论
(一)艺术思想
1、周韵华艺术思想品读(回复H1-12可查阅)
2、惊涛拍岸论艺术:艺术家的内涵、艺术家的灵感、艺术家的使命、艺术家的传统与现代、艺术家的主义、艺术家的精神、艺术家的情感、艺术家的视野、艺术家的语言、艺术家的取舍、艺术家的雅俗、艺术家的忌、艺术是一件程序化的东西、艺术的含金量、艺术家的雅、艺术是一件很安静的事、艺术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艺术的传承、(回复J1-9可查阅)
(二)艺术观点
1、陈丹青:人才是个伪命题(回复G1可查阅)
2、吴冠中:看不惯没有作品的“硕士、博士”(回复G2可查阅)
3、吕胜中:没有书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回复G3可查阅)
4、丁乙:在限制和突破中拓展绘画的宽度(回复G4可查阅)
5、谢其章:图书装帧落后自己八十年(回复G5可查阅)
6、世间已无苏立文:商业化元素对中国艺术破坏过大(回复G6可查阅)
7、“欲望”的蓬勃发展催生艳俗艺术(回复G7可查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TH58TVG5S2FBA49专业回收内存闪存专注专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