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石,简称 “田黄”,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 “寿山石”,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寿山石系中的瑰宝。它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之分:广义的田黄石指 “田坑石”,狭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中之发黄色者。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产量稀少,玉质优秀而更显珍贵,素有 “万石中之王”尊号,同时也是古代帝王印章的材料,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 “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 “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黄金价格起起伏伏,而“石中黄金”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在此前结束的北京秋拍中,一枚重量为148克的清代田黄最终拍出1725万元高价。“尽管印石市场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冲击整体下滑,但顶级的田黄仍卖出超过10万一克的高价!”有行家为此感到振奋,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田黄的行情其实也受到冲击,只是因为这是个老物件,又有名家篆刻、收藏为其“加持”方有如此身价,没有顶级的财力和眼力,入手大路货仍需谨慎。
今年秋拍田黄石拍出天价
经历了几年的沉浮,以田黄为代表的印石板块今年似乎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特别是许多当代作品在被资本介入炒作数轮后呈现疲态。而在北京的一场秋拍中,一枚约148克重的“龙石”款田黄方章经过多次激烈竞拍之后,以15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725万元,每克单价仍超过10万元。
无独有偶,在西泠秋拍中,一尊重量约为108克的“清早期·田黄石七宝罗汉像”也拍出了931.5万元的高价。以克论价,似乎已成为不少稀缺的资源型藏品的价值评估方式。在印石板块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冲击,整体行情下滑之时,这些老石头怎么还能拍出天价?
据业内人士介绍,该印章经清末民国大收藏家龚照瑗、龚心钊父子递藏,因其体量大、质地纯正、雕工精美而受市场特别关注。除了传承有序、印文内涵丰富,名家篆刻也为其加分不少。“印章一侧落‘龙石’边款。‘龙石’乃杨澥(1781~1850),江苏吴江人,浙派。单名杨海,字竹唐,号龙石,又号聋石、石公,生于清代乾隆四十六年,精金石考据之学,善刻竹,字、画均能,用刀不以光洁取悦于人,讲究神韵。”“名家收藏加上名家篆刻,再加上重量、印文、材质等因素,可以说,它具备了一块高价拍品的所有要素,这样的精品可遇而不可求。”
行家李先生表示,如今有人在青田石产区首次推出印石按克计价定价方法,确定 “灯光冻”的基准价为5600元/克, “封门青”的基准价为3300元/克, “我认为,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于本身就讲究 ‘文气’、 ‘文脉’的金石收藏品就格外重要,脱离了文化只谈材质的单价,甚至希望按材质的不同整理出不同石种的单克参考价,在我看来这是 ‘土豪’行为,只有追求短期炒作获利的人才会这么去操作。”
从收藏中介公司获悉,近一个月内,有四五位藏友拿着几十件田黄石前来鉴定。据称,眼下田黄石的价格已经炒到20000元-30000元/克,一些人去福建收了很多货。
目前,田黄石价格远超黄金,属顶级收藏品。2005年以来,顶级寿山田黄价格从50000元-60000元/克翻了四五倍,达到目前的200000元-300000元/克,令市场怀疑寿山田黄的炒作成分之大。
经专家介绍,并非所有田黄都价格如此之高。就如同翡翠一般,田黄石也分等级,有每克数万元的品种,比如田黄冻就是田黄中的精品;同时也有每克几千元甚至几百元的品种。
此外,市场上充斥着不少赝品,包括差田黄充好田黄、假田黄皮等、染橘皮黄色等,也有部分用假田黄充真田黄,比如有的造假者就用树脂假冒田黄。收藏爱好者不要被高利润所诱,动了捡漏贪念就容易上当受骗。
目前,造假田黄比较常见的有这几类:用石头染色造假、用树脂造假、用颜色相近的石头冒充。其中,较为普遍的造假方式是用绿泥石染色冒充。因为绿泥石质地松软,染成黄色后,看其外观,和真田黄极其相似,所以一般消费者无法辨别的出其真假。因为其密度比较低,分子之间的缝隙也相对较大,因此颜色容易浸进去,具有较大迷惑性。因此,望广大藏着在收藏的时候,一定要当心,不要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受客户的委托,现在在征集收购寿山田黄等古玩,有意交易者可速度联系
☆免费鉴定☆免费评估☆定向征集☆现金收购
财富洽谈热线/微信ID:15901713887 赫总
QQ邮箱:191558524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冒充浙派GT蒋菲公益骗局真相大曝光!幕后真相令人不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