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镇直各单位:
现将《龙潭镇2016年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严格遵照执行。
龙潭镇人民政府
2016年7月31日
主题词:地震 救援 应急预案
抄:县科技局
龙潭镇党委政府办公室 2016年7月31日印发
龙潭镇2016年地震应急救援预案
为有效避免和减轻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县内有感地震事件、地震谣传事件以及对我镇产生严重影响的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预防为主、防救并举;
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属地为主;
坚持快速响应、共同应对,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坚持依靠科技、依法管理,增强能力、提高水平。
三、响应机制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由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四级响应,在县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镇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实施。
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镇政府应立即组织开展先期处置,主要措施包括:
⑴向社会公告震情信息;
⑵启动应急响应,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和下属各组立即按职责开展工作;
⑶对地震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灾害特点进行快速收集和评估,迅速逐级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并对灾情实行动态监测、核实与上报;
⑷立即实施紧急疏散与救援,组织自救与互救;
⑸对易产生重大次生灾害的部位划定警戒区域,采取管制、限制措施,并向社会发出避险警告;
⑹紧急征用、调配本行政区域的应急资源。
四、指挥体系及职责
㈠指挥体系
镇抗震救灾指挥体系由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村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镇直部门抗震救灾分指挥部组成。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镇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10个应急工作组。
㈡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及职责
总 指 挥:田从战(党委书记)
副 总 指 挥:史传俊(党委副书记、镇长)
成 员:田孝成(党委副书记)
李金平(人大主席)
涂红琴(政协主席)
韩 讦(纪委书记)
刘 峰(副镇长)
牛传家(副镇长)
曹时联(人武部部长)
张 建(组织委员)
胡庆军(宣传委员)
韩皓月(纪委副书记、党政办主任)
赵克兵(派出所所长)
何占茂(司法所所长)
胡俊生(镇综治办主任)
胡新涛(镇民政办主任)
谢 亮(财政所长)
曾 伟(统计站站长)
徐红江(卫生院院长)
徐 俊(农技站长)
主要职责:接受和迅速执行上级领导和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抗震救灾的各项指令;负责组织实施本《预案》,统一领导、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确定震后应急期及应急工作规模;协调有关对灾区的紧急援助;派出参与现场指挥部工作的人员、地震紧急救援队;调配救灾物资和设备;根据震情和灾情采取紧急应急措施;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
㈢办事机构与职责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是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办事机构,设在镇党政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联络、震情信息、灾情信息、信息发布、外事联络、条件保障组等。
办公室主任:韩皓月
副 主 任:郝 超
办公室成员:镇党政办成员、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联络员以及各村的抗震救灾助理员
主要职责:贯彻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令,并督促落实;及时收集、汇总、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加强抗震救灾宣传,组织信息发布;为指挥部技术、后勤等提供条件保障,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㈣应急工作分组及其职责
⑴人员抢救组
牵头部门:镇人武部
组成部门:统计站、镇中心学校、镇农技服务中心、水利站、公安派出所、
主要职责: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救援人员,负责清理灾区现场。
⑵医疗防疫组
牵头部门:镇卫生院
组成部门:镇民政办
主要职责:负责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调集医疗器械、药品,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监测灾区饮用水源和食品,防范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等疫情的暴发流行。
⑶群众生活组
牵头部门:镇民政办
组成部门:镇财政所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实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方案以及相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措施,搞好灾区生活必需品供应,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紧急安置,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灾区现场供应,接受和安排捐赠、援助等相关事务。
⑷基础设施保障组
牵头部门:镇人武部
组成部门:供电所、移动、电信、水利站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调集抢险救援装备,做好储备物资调度,组织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抢修维护,切实保障灾区抢险应急物资供应和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⑸次生灾害抢险组
牵头部门:镇安监办
组成部门:综治办
主要职责:负责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做好次生灾害的排查,防范地震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地面塌陷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⑹灾情监测组
牵头部门:镇党政办
组成部门:林业站、统计站
主要职责:负责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全力做好余震防御;加强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预警,一旦发生险情及时组织疏散群众;加强水质监测和危险化学品等污染物防控。
⑺治安保卫组
牵头部门:镇综治办
组成部门:派出所、司法所
主要职责:负责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⑻宣传报道组
牵头部门:镇文明办
组成部门:文化站、广播站
主要职责:负责灾情和抗震救灾信息搜集、宣传报道等工作,及时准确发布灾情,加强舆情收集分析,正确引导舆论。
⑼生产恢复组
牵头部门:镇财政所
组成部门:民政办、 计生办、农技站
主要职责:负责帮助群众组织生产自救,对受灾的企业商贸和农业损毁情况进行核实,指导制定科学恢复生产方案,积极落实有关扶持资金、物资,开展恢复生产工作。
㈤信息报送
震情速报。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震感程度、破坏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地震发生后,各村、镇直机关、企业迅速收集地震灾情并及时上报。重大灾情和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县指挥部。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收集震情、灾情,同时上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村应及时向镇指挥部汇报震情,电话:0564-6731471。 镇抗震救灾指挥办公室按照震后0.5、1、2、4、6小时时间间隔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㈥指挥与协调
⑴各村、镇直机关、企业等进行震情灾情汇报。
⑵向县政府、地震局及有关部门报告震情灾情。
⑶派出现场指挥部和各工作组赶赴现场。
⑷指挥调度抢险救灾资源:
①派出人员抢救第一梯队,携带救援设备即刻赶赴灾区;
②派出医疗救护第一梯队,随队调拨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
③组织并派出重点工程抢险队伍;
④组织并派出次生灾害公共安全防控、处置队伍;
⑤按照《物资储备调拨应急预案》调拨救援物资。
⑸组织部署灾民转移和安置,紧急处置伤亡人员和灾区卫生防疫。
⑹接收、安排救援队伍和物资;救援力量由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配,相关部门对口接洽、配合。
⑺宣布进入地震应急期,采取特别管制限制措施;地震应急期分为抢险救援、灾民紧急转移安置两个阶段。
⑻组织震情灾情新闻发布,开展地震应急宣传。
㈦医疗防疫应急响应程序
⑴设立医疗防疫组。组长由分管卫生副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卫生院院长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医疗防疫抗震救灾工作,指挥所设在镇卫生院会议室。
⑵成立医疗抢救队、伤员转运队,配备救护车辆,设立现场医疗抢救站。
⑶医疗救护队配齐各种药品、器械、交通工具、震区手术帐蓬、手术床、担架、照明电源等,做好卫生防病的准备工作,整装待命。
⑷震后的抢救工作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实行现场医疗和转移后送相结合,分为现场抢救、早期救治、包扎后送和专科治疗四个过程。
①现场抢救工作
第一,地震发生后,医疗队紧急出动。在医疗队伍未到之前,发挥居民防震小组、村卫生所的作用,开展自救互救。
第二,现场抢救工作由医护人员、挖掘人员和运送人员相结合进行。任务是将被压埋的伤员从废墟中挖掘出来,进行包扎、止血、固定等初步急救措施,并迅速送往震区医疗站。领导组要以灾情伤亡多的地段为重点,分片包干,并根据情况及时调配力量。
②早期救治
在重灾区设立现场医疗抢救站,对现场送来的伤员进行验伤分类、纠正包扎和固定,进行卫生整治、清创、手术、止血、抗休克、抗感染以及对生命危急伤员实施急救手术等早期救治工作和迅速组织运送伤员,除传染病不送后方专科医院外,要组织救护车等交通工具转送伤员,并对转送的伤员进行途中护理。
③伤员后送
第一,伤员后送工作由医疗防疫组和基础设施保障组共同承担。
第二,由伤员转运队专门负责伤员的外送后送工作。
第三,做好运送途中的救治工作。
④专科治疗
将现场抢救和早期简单治疗的伤员转送卫生院,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分科治疗和善后处理工作。
⑸震后卫生防疫
①对生活用水进行化验,并采取必要的净化处理。
②对食品进行卫生监督,挖出的食品要先检验后食用。
③用专用车辆喷洒、人工消毒、个人发药物等多种手段强化防疫消毒。
④做好死亡人员挖掘、搬运、掩埋过程中卫生防疫工作。
⑤对已发现传染病的地区人员进行消毒、隔离、治疗,尽快控制疫情。
⑹震后救护药品、器械的供应
①镇卫生院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敷料、器械。
②由基础设施保障组安排药品运送,卫生院负责药品的调节供应及外援药品的收发、登记、分配、监管工作。
③民政办负责接受和安排外界的紧急救助。镇农技中心负责控制灾区动物疫情。
㈧物资、资金供应与灾民安置应急响应程序
⑴设立群众生活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镇党政领导担任,副组长为民政办主任,负责供应和灾民安置工作。指挥所设在镇财政所。
⑵物资、资金供应程序
①立即收集灾情,上报镇政府和县民政局,编发《灾情简报》。
②派出救灾工作组,慰问灾民,核查灾情,掌握救助需求,制定应急救助资金补助方案并及时拨付。
③开展紧急救助,协调上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协调落实其他渠道救助物资调拨。
④收到上级财政拨款和救灾物资后,制定分配方案,及时下拨到灾区。
⑤搞好综合协调。协调财政、金融等部门,保证抗震救灾资金及时到位;协调粮食、供销等部门协助做好粮食、食品等救灾物资的筹措工作。
⑥纪检监察室负责对救灾物资实行全程监督,保证救灾物资的规范使用。
⑶灾民安置程序
①请示指挥部组织车辆,运送食品、矿泉水等供应灾区。
②上报灾情与救灾申请,请示上级调拨食品、生活用品、救灾帐篷及救灾资金等。
③建立灾民救助点,采用供给制办法给灾民分发食、宿生活用品。
④调动供水车送水,设立临时供水点(站)。
⑤组织灾区规划灾民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指导防震蓬的搭设及临时房屋组建。
⑥建立临时供应食堂,保障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
⑦拨付救灾专用资金。
㈨基础设施保障组应急响应程序
⑴设立基础设施保障组,组长由分管城建党政领导担任,副组长由执法中队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基础设施保障工作,指挥所设在为民服务中心。
⑵查明灾情。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领导组各组成单位迅速查明和搜集掌握本系统基础设施破坏情况并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编制抢修抢险行动与保障计划。
⑶紧急抢修。根据灾情,协调各部门和单位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分区、分段、分片对交通、通信、供电、供气、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排险。
⑷搞好保障。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保证抗震救灾指挥部与上级部门各重点单位的通信联系。农技部门紧急调动供水车辆,利用自备井临时解决群众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供电站启用临时发电设备,保障指挥部和医院、通讯公司等重点单位临时用电。
⑸加强维护。制定交通管理通告,指挥疏通救灾车辆,维护交通秩序。对抢修后恢复的基础设施组织专门人员及时进行排查、监控、维护和管理,确保各种设施能投入正常使用。
五、善后处置
镇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遭受损失的情况,对地震灾害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参与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抚恤补助,并提供心理援助。协调民政、住建、地震、国土等部门制定和落实灾民过渡性安置方案;协调保险监管机构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理赔工作。
参加应急工作的部门、单位要认真组织清理、修复、归还因地震救灾紧急征用的设施、设备、器材和物资,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响应调查与总结。镇人民政府要对地震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协调指挥、组织实施、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参加地震应急处置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总结抗震救灾工作经验教训,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恢复重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各级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配合组织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本区域灾后恢复重建。
六、其他地震事件应对
地震谣传事件应对。地震谣传事件应对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镇域内1个村出现地震谣传事件,由该村村委会及抗震领导组负责应对处置工作。有2个以上村出现地震谣传,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统一领导应对工作并上报县地震局。
有感地震应对。4级以下有感地震事件应及时上报县政府,并在县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组织实施。
应对周边地震灾害事件。周边发生对我镇严重社会影响的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导下,部署和组织相应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湖州长途护送重症病人-担架车接送病人跨省转运视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