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是什么玩意儿

土鳖是什么玩意儿

臧璟 2025-09-29 科技 2 次浏览 0个评论

怎么样才算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呢?

这些事儿,这些礼儿,这些记忆

一秒测出您是不是地道北京人!

您敢不敢测测呢?

  

  老北京人的习惯/礼儿

  ▼老北京人喜欢喝茶,尤其喜欢喝茉莉花茶。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做水沏茶,然后再去洗漱,茶叶的香气弥漫整个清晨。

  

  ▼讲究的老北京人,喝茶得用盖碗儿,或者用紫砂壶沏茶,直接对嘴儿喝,边喝边把玩。

  

  ▼老北京人讲究“大事儿得提前打招呼”。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您要是当天叫人儿,挑礼儿的人根本不去!

  ▼ 走亲戚做客,再怎么也不能空手去。好歹拎点水果,是个礼节。要放老人那辈儿是非得去稻香村拎个点心匣子才算把面子做足了。

  

  ▼北京人爱玩!花鸟鱼虫、古玩字画....这是北京人传统的生活情趣。爷们们总喜欢有事没事的去潘家园报国寺溜达一圈。当然了,揉个核桃盘个串那更是标配。

  

  ▼北京人不太讲究穿什么,除非正式场合,很少西装笔挺一本正经。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也算是北京人“随性”的一个体现。

  

  ▼北京人不光爱吃爱吃,见面打招呼也爱问:吃了么您nei~ 这在过去真不是客套,您要真饭点了还没吃呢,谁家做饭了准会让着您一块堆儿吃一口,甭管饭菜好赖,那都是真心实意的关心。

  

  ▼北京人似乎都是自带导航,走到哪都能分清东南西北。给人指路也爱说东南西北,辨不清东南西北方位的,劝您就甭问路了,自给儿导航去吧!

  

  ▼北京人吵架,很少有动拳脚的,而是一连环的嘴炮攻击,骂功一流!!!兴起时说一个小时词都能不重样!对方急赤白脸的,反而你面若无事,立见高下!

  

  ▼ 苏州人经常去平江路,南京人也爱去夫子庙,可偏偏北京人经常路过天安门广场,但是却没几个人真正看过升降旗。您说是不是挺怪的?

  

  ▼ 和南方大不相同,北京人对钢镚儿就爱不起来!支付喜欢用纸币,买东西找钱人家要是给硬币,北京人都不爱要。也是,没几毛钱还叮咣乱响,搁在兜儿里都嫌沉!

  老北京人吃饭有讲究

  ▼老北京人吃早点讲究搭配,得有干有稀。比如豆汁儿配焦圈,炒肝儿配包子,油条配豆腐脑儿,豆泡汤配烧饼都是绝配!

  

  ▼老北京人喜欢吃“下水”。什么炒肝儿、卤煮火烧、爆肚儿、爆三样....外地人闻味儿都快吐了,老北京人还就好这一口儿!

  

  ▼北京人打小爱吃面条儿,这是胎里带的,改不了!而且分季节有讲究。炸酱面得吃锅挑儿,配面码儿,什么青豆嘴儿、香椿芽儿,焯韭菜切成段儿。芝麻酱面得夏天吃,过水儿的吃着舒心。还有打卤面、各种汆儿面、西红柿鸡蛋面....百吃不腻!

  ▼老北京还喜欢吃馅儿!包子、饺子、懒龙、门钉肉饼、馅儿盒子、馅儿糊饼、褡裢火烧....吃了一年又一年,和面条一样,是永远也吃不腻的老北京味道!

  

  ▼老北京吃东西吃法儿也有讲究。您好比说吃炒肝,就得一手托着碗底,转着圈嘬。您要是拿个勺儿擓着吃,旁边人一准儿斜楞你!

  

  ▼老北京人吃西餐是为了有吹牛逼的谈资。实际上不爱吃什么西餐,就爱家里做的烙饼卷肘子糊塌子。家常的味道,温暖又美味。

  

  ▼北京孩子小时候一定吃过蜂蜜酸奶,小瓷瓶儿,盖子掀开都会舔舔上面一层厚厚的奶油,好吃!

  ▼生活在皇城脚下,从小受家教熏陶,老北京人吃饭讲究规矩,哪怕就在自己的家里,吃饭时都不可胡来,免得被人议论缺家教!

  *** 吃饭时不可说话。闷头吃!别说话!这就叫“食要静!”

  *** 不可走着路吃饭。在家里,规矩吃!这就叫“食要席!”

土鳖是什么玩意儿

  *** 吃饭不可换座位。固定座,安静吃!这就叫“食要安!”

  *** 吃饭不可敲饭碗。盛好饭,再拿筷!这就叫“食要文!”

  *** 饭碗不可插筷子。吃时箸,停时放!这就叫“食要矩!”

  *** 饭碗要吃干吃净。吃完饭,不留粒!这就叫“食要净!”

  *** 吃饭不可吧唧嘴。闭住嘴,不出声!这就叫“食要相!”

  *** 饭菜不可乱扒拉。吃近前,不挑食!这就叫“食要礼!”

  老北京人忘不掉的记忆

  ▼雪花电冰箱、白菊洗衣机、鹿牌保温瓶、燕牌缝纫机…老北京人家里总有一两种这样的老物件。

  

  ▼在没有儿童车的年代,我们都是在这种竹编小推车里度过的童年。姥姥推车小推车去买菜,小孩儿在车里坐着,买完的菜顺手就扔小车里。

  

土鳖是什么玩意儿

  ▼在北京,板儿爷是对靠蹬三轮车为生,从事客运或者货运体力劳动者的一个尊称。最早板儿爷是帮人搬家拉货的,身后平板车上的货物扎得紧紧凑凑,结结实实。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北京游客越来越多,板儿爷蹬三轮,拉着游客们各大景点转悠。在当时,也算京城一景儿。

  

  ▼那时候北京道路真宽广啊,毛驴车都可以和红色大公共肩并肩。不少孩子小时候都特想当售票员,满满一兜子钱啊!

  

  ▼ 每年冬天冬储大白菜是绝对不能少的。快入冬,卖白菜的就这样一车一车的来胡同里卖

  ,大家一买就是好几十斤,用小车拉回家,堆在墙角、窗台下,特别壮观。

  

  ▼盛夏傍晚,放学下班回家路上路过胡同口,一帮老大爷提笼架鸟,后面还放着一辆二八大杠。

  

  ▼胡同带着红袖章的大妈看着报纸。每天下班放学胡同里的一景,张奶奶、王大妈、陈阿姨....看见她们,一个不落的挨个叫人。

  

  ▼小时候考试得一百分,爸妈带着去动物园,在狮虎山前很老虎玩偶合影。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二分钱一根的小豆冰棍、五分钱一根的奶油冰棍,吃起来比现在吃哈根达斯都兴奋的多。

  

  ▼“晚报、晚报,北京晚报~”从85年北京晚报开始创刊,那以后,大家每天下班放学的路上,总能听见报刊亭的喇叭声儿,是不少人难忘的记忆。

  

  ▼ 过去一个院儿里住家共用一排或者一个水龙头。洗衣服的时候,从来不会感到无聊,因为街坊们可以聊家常

  

  老北京人才听得懂的京腔儿

  ▼北京人说话喜欢带儿化音、喜欢吞音连音,比如胡同儿、熊柿炒鸡蛋。但京腔并不仅仅如此,北京话有很词汇音调都变了,北京话里的我们,不读"wo",而是读姆们,这是北京腔!

  

  ▼ 北京人说话张嘴闭嘴爱带个“您”,跟人说话都是:劳驾、麻烦您、谢谢。见了街坊四邻都挨个儿叫人。

  

  ▼北京的“京骂”是一种文化,透着一种雅致和睿智。把人损得无地自容,你却听不到脏口儿,被骂的琢磨过味儿来,面红耳赤还说不出话来反驳,这才是真正的京骂!

  ▼老北京还有许多好玩的方言土语,但是有些已经很少听到,偶有老北京人才会说一两句。看看你是北京话几级高手,这些土语您知道几个?

  

  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砸窑—为了不与大家分享偷偷藏起来。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果儿—被泡的女孩。

  尖果—漂亮的女孩。

  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北京的口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北京土话,练武术的人。

  

  理门儿---老北京一种禁烟酒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近似reee,有"理门公所"管理事务,加入者称为"在理儿",对外人推辞烟酒时说"我有'门坎'。"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出现场---gongan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鸡---野鸡的简称,也被称为"鸡婆",就是暗娼。

  这程子---北京土话,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半不啰啰---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北京土话,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号儿---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片子---"片"读骗,片子即名片,北京新土语。

  猫着---北京土话,闲呆着的意思,也有躲藏的含义。

  怯勺---北京土话,不懂行,闹笑话的意思。

  全活儿---京城隐语,即卖身,也就是暗娼。

  傍着---即依附,"傍家儿"一词由此引申而来。

  葛---北京方言,即脾气各色,古怪。有时也用作形容词,形容什么事儿或什么东西葛。

  打漂儿---即无职无业,在社会上闲逛。北京土话。

  雁么虎---蝙蝠。北京方言。

以上标准

你符合几条呢?

  大家伙儿都在看:

  北京人都有房有车?北京爷们霸气回应!绝了!

  "混北京"必备!史上最全的北京"黑话"!

  再忍忍!过了今晚北京将成为全国最美的地方!

  身份证是110的必须来试试,北京话专业八级测试!

  京二爷说事第2期:北京话这么说您见过吗?

  北京话PK东北话和天津话,太搞笑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土鳖是什么玩意儿》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