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人机界面维修Fatek人机界面维修必知干货

PLC人机界面维修Fatek人机界面维修必知干货

匡慕山 2025-07-22 硬件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创创有话说 北京时间2016年6月13日,微软以26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LinkedIn。真的是因为这个卖操作系统的疯了吗?其实微软已经将战略中心从Windows转移到Surface平板、Office等移动业务与企业服务。而此次收购,正是其试图通过领英这个职业社交平台来进一步完成服务企业用户的拼图。 而微软所做的一切,都与OS有着脱离不开的关系。

  

  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来自于 创创社区投研中心的原创内容《 开放还是封闭,这是个问题?之二:从微软收购LinkedIn说起》,在上篇 《开放还是封闭,这是个问题?之一:从WWDC大会说起》,我们横向比较了苹果与安卓操作系统开放/封闭战略演进,结论是:

  绝对的开放与绝对的封闭均不复存在,当硬件已足够好,最大程度的释放软件之服务能量,方为上策。

  细细品味,这论断其实正是操作系统的底层逻辑:软硬件管理+人机交互。所以我们来一起回溯近60年的漫漫OS路,在时间纵轴的维度下,理解OS的核心使命。

  

  电脑桌面操作系统时代:1956-至今

  PC电脑、微软与Windows:操作系统已走过“60岁”

  1956年,世界上第一个有记录的计算机操作系统GM-NAA I/O诞生,由通用汽车公司和北美航空公司推出,主要运行于IBM 704型商用机内。伴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首个与之匹配的操作系统CP/M诞生,成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最具影响的PC操作系统。

  而1980年有位叫比尔盖茨的年轻人创办的微软公司,取得了与IBM的合约,将改进版的操作系统(原始版本出自另一公司,由盖茨果断收购之)以MS-DOS(Window前身)之名义正式出品。IBM的微型计算机加之MS-DOS系统,以其划时代性的易用升级,逐渐取代CP/M,也奠定了后来Windows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1985年,微软发布 Windows 1.0,此版本基本上就是 MS-DOS 的一个图层,但它将图形用户界面和多任务技术引入了桌面计算领域, 用窗口替换了命令提示符,使微机操作更加亲民。

  至此,Windows开始频频出现“ 爆款”产品

  

  随着Windows 的普及,微软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生意:从 PC 厂商们卖出的每一台 Windows 电脑抽取一部分收入。在这个模式之下,微软只需专注于 Windows 系统的开发,至于 PC 市场内部的斗争,不论谁是赢家,都得为 Windows 付费。Windows 和 Office 在之后的十多年内都成了微软最赚钱的买卖(每季度贡献收入数十亿美元)。微软公司市值在 2000 年突破了 6600 亿美元的惊人高位(此市值11年后被苹果以7000亿美元打破)。

  分水岭出现在2010年。PC市场已逐渐饱和,销量增幅下滑。一方面,智能手机兴起,他们逐渐取代 PC 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便携电脑”。另一方面,乔布斯在苹果主导的 Mac,特别是 2010 年成熟的 MacBook Air,依靠完美的设计与一年一次的系统升级疯狂狙击竞争对手。

  

  如今,最新款Win10也一改常态,免费升级,标志着微软正在实施战略中心变革: 从早期直接售卖软件+收取软件服务授权许可费,到逐渐转向云服务+消费者移动终端,微软正在向“免费增值”模式靠拢。战略中心正在迁移至Surface平板、Office等移动业务与企业服务。

  微软已过而立,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他们真的兑现了“每家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A computer on every desktop and in every home)”的豪言。2011 年,全世界仍然有超过12.5 亿台PC运行着Windows系统。哪怕已是曾经的辉煌,也足够留迹史册。

  「 伟大的公司往往有伟大的对手,彼此成就 」

  Apple电脑、乔布斯与MacOS

  乔布斯,这位被誉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人,他走过的56载春秋(1955-2011),就是一部PC-移动编年史,他的狂热追随者中不乏各界大咖,罗永浩—锤子手机创始人,也把“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奉为圭臬。

  

  MAC OS是苹果电脑的专用操作系统,其优点是图形处理功能、多媒体功能非常出色,所以一经推出迅速成为众多设计类、艺术类工作者之大爱。而对于其他类型用户而言,虽然基本的上网、办公诉求亦可满足,但应用软件远比不上Windows系统下丰富。LINUX与UNIX是一种通用的操作系统,它的网络功能非常强大,对内存等硬件的消耗也小,多用于网络服务器中,但是应用较少,驱动也并不是很完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最大优点即在于其易用性,此外,基于其丰富的应用软件,绝大多数用户需求均可得到满足。

  性能打造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并非苹果的最高优先级,自从 2010 年的改进版 MacBook Air 横扫PC市场以后,苹果的优先级就是更紧凑的设计和更好的屏幕。苹果的 Mac 产品线,已经从提供超轻薄的选择,转变为只有超轻薄的选择。当前VR 的火爆有目共睹。传统 PC 厂商,包括整机厂商比如惠普,芯片厂商英伟达,都在非常努力地宣传 VR 的未来,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让用户重燃购买高性能 PC 的欲望。VR 需要更大的视野才能提供沉浸的体验,这意味着需要渲染的画面更多。第一批 VR 的受众和游戏玩家是高度重合的。而性能无法满足的Mac现在已经远离了这部分消费群体。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时代:2007-至今

  iPhone与iOS的颠覆性创新

  导致微软霸主地位渐逝的标志性事件,不是麻烦故障频出的 WindowsVista,也不是苹果每年定期更新的OS X。而是2007年iPhone的发布以及之后一年Android 系统的问世。

  乔布斯在 2007 年演示的多点触控技术完全改变了用户过去认知的操作方式。相比之下,微软当时的 Windows Mobile 操作系统还在试图把 PC 上的体验搬到手机上来。苹果在 2008 年推出应用商店,更是让开发者们不再首选 Windows 平台。我们虽然把 iPhone 或者 Android 叫做智能手机,但 其实它们就是个人电脑,是一个比 PC 更加个人的个人电脑,PC操作系统开始逐渐被弱化。

  其原因可总结为一下几个方面:

  移动智能设备崛起,原PC产业主导格局被打破

  云端问世,客户端作用日趋势微,操作系统进一步被弱化

  智能手持终端消费者数量激增,用户对操作系统不再那么“上心”

  从技术层面而言,iOS与iPhone等硬件设备相捆绑,延续了乔布斯“end to end(端对端)”的封闭策略,为iPhone用户提供稳定成熟的操作平台,统一的操作界面,对系统版本的更新也予以严格控制,使得手机安全性高;而扁平、炫酷的界面设计和简约易于上手的界面交互,以及touch ID、iCloud等自有技术更是提升用户体验从“我真的需要它吗?”到“我已经离不开它!”;而对于开发者,基于Darwin平台的半开源系统开发,Xcode与Objective-C的搭配,带来了开发平台统一、运行速度快、除错功能强、可视化拖拽构建GUI等便利, iPhone 人机交互指南和开发包内置设计元素的供给大大降低了开发出一个好应用的门槛。

  从市场层面而言,iOS的商业模式延续了iPod和iTunes在音乐产业的巨大成功,成功创造了“应用”的概念和App Store模式,一开始还只是分发小游戏、小工具的应用,到后来引发了全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浪潮,应用商店是过去十年里最重要的变革。

  在微软时期,它作为一家软件公司,通过大量收购,充分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对开发者更多的是一种打击。而苹果让软件开发成了一门生意。iPhone 越卖越好,App Store 吸引大量的开发者。而最终开发者被黏住,平台收益也随即飙升。苹果将收入和开发者三七分成,而传统软件销售渠道往往是分一半,早期国内的手机渠道,开发者甚至只有 20%。

  根据 WWDC 2015 年的数据,目前 App Store 应用超过 1000 亿下载,开发者从中获利超过 300 亿美元。经历 7 年的发展,平均每个用户有 119 个应用,每秒钟有 850 次应用下载。iPhone无疑改造了手机产业,而苹果也一跃成长为商业史上最赚钱的公司。

  然而,硬件红利正在消逝。2016年4月27日将成为分析苹果的转折点。这一天苹果公布了 2016 年第二季度业绩:收入5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8%,利润下滑22.8%。这是苹果自 2003 年以来季度同比首现下滑。苹果几乎所有硬件销量都处在下滑之中,包括一直以来的业绩支柱,自2007 年发布,其出货便再未下跌过的iPhone。要知道,iPhone的营收占比已接近70%。

  

  根据 Gartner 的最新报告,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是两年来的最低点—不到 5%。接下来新上网的用户更多来自不发达地区。智能手机将改变他们的生活,但这可能不是iPhone的生意。只要苹果不放弃利润率推出更便宜的 iPhone、只要贫富分布没有太大改变、大多数人换手机的频率没有缩短到一年一次,iPhone的增长已见顶。

  Mac、iPod、iPhone、iPad,世界对苹果的期望总是带来下一个颠覆产业的新产品。Apple Watch、iPad Pro、Apple TV 4及正在研发的苹果汽车,后乔布斯时代的库克带来的所有新硬件都企图通过全新的交互方式改造现有产品—手表、个人电脑、机顶盒,来满足人们的期望,并复制 iPhone 的成功。但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以开放的姿态,让硬件搭载的各种形态的软件极尽所能发挥特长,满足日渐个性化的需求,才是商业进化的王道。

  「 未来,你还会看好苹果吗?」

  操作系统的本质:软硬件管理+人机交互平台

  微信企业号的推出,让人们不禁猜测,这是要把微信变成“互联网操作系统”?诚然,随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服务形态可能不止局限于依赖手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app,微信平台的公众号、企业号、服务号都同样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如果将来人们打开手机能在“微信”这个超级app里满足所有需求,所有服务提供商也都在微信里提供服务,那么,微信的确会自成“操作系统”(几年前Facebook推出过手机就是先例)。

  那么操作系统到底是什么?

  腾讯副总裁程武指出,大概每隔20年,就会出现一次人机交互界面的重大变革。第一个是60年代到80年代,Windows的推出让计算机可以搬进每个人的家里,鼠标、键盘的出现成为人机交互界面的重大突破。而在2007年,苹果带来的触摸操控体验让键鼠开始逐渐消失,让计算机可以装入口袋。

  前两次重大变革的关键事件是PC及智能手机的诞生。如今,智能可穿戴、AI、AR/VR正在迅速发展,加速刷新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它们有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创造人机交互的第三次变革。而这些变革都需要操作系统作为底层平台的支持与创新。

  

  从人体感官的角度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手。一直以来, 人机交互的主要感官就是手。PC机时代,人们通过用手敲击键盘输入操作指令,到后来图形视窗和鼠标的出现,人们开始用鼠标点击屏幕的虚拟视窗。对此,乔布斯一直对手指具有专注的迷恋,经常在开会时盯着手指看,然而他也实现了在Mac上使用鼠标,在ipod上使用触控板,在iPhone手机和iPad上使用多点触控屏幕,使得人机交互更近了一步:直接用手指触碰屏幕操作设备,回归到人与世界最初始、最自然的交互状态。这也是一个两三岁小孩就能上手iPad的重要原因。

  嘴(声音)。 声音是比手更加直接简单的交互方式。从触控屏幕的移动应用app到通过呼喊人工智能设备的语音助手(虚拟机器人),如iPhone的Siri、Android 的Google Now,到Google 刚刚推出的聊天应用Allo、Siri 之父制作的Viv,微软的小冰等等,语音助手的发展也从简单的搜索引擎提供资料,调起设备软件功能的指令,到展示出其强大的 AI 能力—自己具有“思想”来协助人类。

  运动器官。 这也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的重要交互媒介。例如:智能手表Apple Watch、智能眼镜Microsoft HoloLens全息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小米手环)等。

  如果说前述种种均基于真实世界,那么VR则带领人类在一个完全被创造出来的世界中进行人机交互,这个被模拟出来的世界要能带来与真实世界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指的是人身体上的感受)—Oculus首席科学家Michael Abrash提出的观点。 通过眼睛、头部、手脚的交互实现完全沉浸式体验。

  因此,这些发展背后的统一逻辑是: 连接。连接人与电脑,连接人与手机,未来将是连接人与虚拟或现实世界的一切。而连接的缔造者——无论身处哪个阶段,都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使命。

  「 我们正在见证第三次变革。」

  未完待续

  请关注创创《开放还是封闭,这是个问题?》系列

  首期文章回顾:《开放还是封闭,这是个问题?之一:从WWDC说起》

  

PLC人机界面维修Fatek人机界面维修必知干货

  「 彩蛋时间」

  创创为了奖励看到一直看到这里的小伙伴

  为你准备了几条彩蛋

  也是这个领域有趣的一些小故事

PLC人机界面维修Fatek人机界面维修必知干货

  Show Time !

  1984年,苹果将 Mac 电脑隐喻为推翻 IBM “老大哥”统治的勇士,砸碎其在计算机领域的权威;30年后,IBM成为苹果Mac电脑的企业用户。

  苹果公司有多牛?看看辞职员工都干了什么——也许你不知道,Android之父曾经是苹果的员工!著名社交网站LinkedIn的创始人也曾是苹果的员工!甚至EA的创始人也曾是苹果的员工!当然,乔布斯在1985年-1996年被迫离职也勉强算是前员工吧。可以说,苹果校友无处不在!

  乔布斯曾引用毕加索的话:“好的艺术家拷贝,伟大的艺术家剽窃”。施乐公司曾经在80年代可能是超过苹果和微软之和的科技公司,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第一个图形操作视窗等都是其创举。然而乔布斯在1979年参观后把其鼠标和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在了Mac中,山寨走了施乐Alto领先世界PC市场10年的新技术。盖茨后来又从乔布斯那里山寨了图形用户界面技术,从而打开了Windows的时代之门。

  "Android"这个词早就存在,用于描述自动工作的机器。这个词的现代含义为人形机器人。Android包含了安卓之父Andy和Droid。Droid指《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是导演乔治卢卡斯捏造的。

  

  星球大战中人气爆棚的机器人“Droid”

  从经典的“纸杯蛋糕”(Cupcake)开始,Android的版本昵称都是一种甜品,且首字母按顺序排列。

  

  安卓的甜品昵称“发展史”

  2001年到 2012 年苹果公司都以大型猫科动物的名字来给os x系统命名,虽然从 2013 年开始 os x 对外的代号名称开始选择使用加州的地名,但是内部的代号名称直到2014年仍沿用红酒名,而2015 年的内部代号名称全部来自一种用于酿酒的红葡萄。

  有趣吗?

  创业也应这样

  在艰苦卓绝之际也永不要放弃生活中的小乐趣!

  这样你会更加成功!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PLC人机界面维修Fatek人机界面维修必知干货》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