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米饭始于何时?
1973年在浙江余姚境内的河姆渡遗址上,曾考古发现储藏量逾120吨的稻谷,经测定,这批稻谷距今有7000年,籼稻、粳稻都有,且属人工栽培。而且,吃米饭并不限于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在以小麦为主的中原地区也吃大米,在河南安阳殷墟上便曾发现商代晚期稻谷遗存。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稻谷
史书的记载也证实,上古时中国北方人也吃米饭。《史记·夏本纪》有“令益与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大禹让舜帝的女婿益发给老百姓稻种,在低湿的田地种植。可见,当时地处中原的黄河中下游已种植水稻。
先秦时期最上档次的是“蒸饭”
早期中国人对米的吃法和现在一样吗?差不多。普通人多吃米粥,最上档次的米饭应该是“蒸饭”。但古人早期的蒸饭做法与今天稍有不同:先把米下锅中煮一下,等到半熟时再捞出来放进蒸锅(甑)中的箪子上,蒸熟。
殷商时期做蒸饭的青铜甑
这种蒸饭在先秦时很流行,《诗经·大雅》中的《泂酌》一诗,开头就描写了人们做蒸饭的情形:“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意思是,远远的取那活水,那儿舀,这儿倒,蒸米饭真是好。诗中的“餴”,就是蒸饭的方法。这样的米蒸成饭后,米粒胀大,饭粒之间不粘,一粒是一粒。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乌拉圣禾”wulasoho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有哪些》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