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祝福与唯美

关于中秋节的祝福与唯美

植忍 2025-10-10 硬件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月圆月缺循环往复,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此乃世俗之叹,自佛眼观之,心性无生灭,世界有成坏,长空皓月耀古腾今,也不过一朝风月而已,唯有心月长明照体独立,竖穷三际无诸今古。

  世人爱古玩,莲池大师说最古之物不过自心,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调,世人爱仙丹,大师说唯心无生灭神变无方,世人爱赏月,不知心月孤圆光吞万象,世人爱丹青,却不知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世人爱黄金,不知心性不变易,尊贵最无极,唯心具诸法,唯心具万德,唯心如满月,六祖云: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胜最第一,无往无住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经中常将心性喻为真月,将识心喻为第二月,又将经教喻为指向真月之标月指,常喝斥认物为已与依文解义之辈为认指为月,既不识真月,又不解明暗之人。禅录称《指月录》,禅室称“直指轩”,传佛法门称指物传心,又称指月明心,八指头陀之冷香塔院,有联曰:传心一明月,埋骨万梅花,明月与莲花,在佛法中常成为心性之代名词。

  世人托明月寄相思,望明月思今古,以明月寄咏高洁之情怀,明月千年以来就是诗人禅客的宠儿,咏月之诗词文章数以千计,在工业化灯火辉煌的夜晚,月亮早已不能如千百年前那般观玩,但每到中秋各地方的“中秋月”电视节目依然是深受观众喜爱,可见月亮从古至今都牵动着人们的心绪,都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

关于中秋节的祝福与唯美

  在佛经中佛说:自心清净,犹如满月,又说:菩提心如净满月,密教的经续中还有以观“心月”而登初地的修法,“月轮观”还成为唐密的重要法门,广说无量义,略说则有:无生,清净,光明,等诸多义理,《无畏三藏禅要》与《大乘心地观经》,都有修习月轮观的次第修法,可月亮不但喻指心性,还可以观月轮而得入心性,月亮与佛法之缘可谓既深且妙矣!

  《楞严经》中谓:犹第二月,非是月影,谁是真月,又谁非月。真月喻妙明真心,二月如识精,圣人即见相二分,而彻证自证分与证自证分之体,迷人不知见相二分,称为外二分,是为内二分自证分与证自证分之用,八识元明即如来藏,八识各得如来藏之全体大用,非一非八妙离诸相,悟者只见真月,迷人却见二月,是指非指迥出言诠。

  莲花藏心仪轨曰:藏性本无染,清净无瑕秽,如是福智故,自心如满月,诸佛皆告言,汝心本如是,为客尘所翳,菩提心为净,汝观净月轮,得证菩提心。《菩提心论》曰:一切众生,悉含普贤心,我见自心,形如月轮。即身成佛,不外观此月轮而显菩提心,成就普贤德。

  佛经中又将白月喻为智德,月轮常圆由因缘而现圆缺,本体本无亏盈,四十二品之智德,由初一至十五白光渐增。将黑月喻为断德,如十六至三十,白光渐减,智断二德由月光之增减而喻之,明月喻心体,指月而传心,显教之常谈,观月而明心,为密教之方便,心兮月兮,离相忘言。

关于中秋节的祝福与唯美

  年年中秋月皆圆,有时聚友而赏月,有时登高楼而望月,有时临江湖而玩月,有时推窗而迎月,有时有月而无友,有时因友而忘月,去岁与挚友品茶而伴月,今宵将观月而忆友,万里青天孤迥迥,一轮明月耀天心,光腾法界无今古,心月圆满觉道成。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关于中秋节的祝福与唯美》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