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校外培训班越来越多,
似乎每个上学的孩子都“逃不掉”。
一到假期只有两件事能做,
一个是在补课,
一个是在去补课的路上。
家长本以为参加培训班是件好事,
可以帮助孩子梳理、巩固课上所学。
但现在社会上的教育培训班鱼龙混杂,
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
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
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有多贵!
听说补课花了这么多钱,别人都不相信,不理解。
现今网上有句流行语,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把它用在补课费上,可谓恰当。
这些“补课乱象”
你是不是也都经历过
↓↓↓
① 补课费用高,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把它用在补课费上,可谓恰当。“家里没个上学的,根本不知道现在补课有多贵!”“听说补课花了这么多钱,别人都不相信,不理解。”不少家长谈到补课费就开始激动。
“每个孩子每月课外补习、培训等费用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校外补课,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校外课业负担,更成为不少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
“年轻时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要花这么多钱,自从补课后才明白。”儿子就读高一的胡女士告说,“一对三补数学或英语两个半小时至少1000元,大课200多元,每个月都要上万的补课费。”她说,一开始在陪孩子补课间隙还去咖啡馆坐坐,后来变成连杯奶茶也舍不得喝。“我和孩子爸爸都精简了自己的开销,全力以赴供孩子。”
沈阳的张女士最近给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报了一个国学班。学费一年1.6万元,一次性交清,每周两个半小时,如果因自身原因缺课费用不退。张女士说,现在“国学热”,这个班在沈阳小有名气,尽管费用昂贵,家长还是趋之若鹜,托了人,还得通过入门考试才报上了名。除了国学,周末、假期的补课内容还包括奥数、英语、声乐、美术、羽毛球……每年各种补课费约6万元。
根据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统计,2016年沈阳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7444元,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仅补课费就相当于当地一个成人的年收入。
② 校外机构培训“应试”技巧,不报班怕掉队
校外培训机构的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技巧,正裹挟家长带着孩子拼命抢跑,形成了家长们你追我赶的焦虑感。
王女士为正在上初中的儿子报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科课外培训班,对此,王女士很无奈,因为孩子的同学几乎都报了课外班,“独善其身”很可能掉队,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担忧。
资料图:小学生返校上课。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③ 将培训结果与招生入学挂钩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也是大家反映强烈的问题。
张先生自从女儿进入四年级后,就给孩子报了多个“坑班”,据称在“坑班”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能被名校预录。而李女士虽然知道校外“奥数”等培训对自己孩子所在学区的小升初帮助不大,但依然给孩子报了名,因为“中学的分班考试要考这些内容,不学就会进差班”。
④ 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有所保留
除了上述这些乱象,还有个别在校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有所保留,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这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校外培训班,在学校课上不讲课,到校外培训机构讲,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开办或任教的补习班。
终于,国家出手了!
这回绝对是重拳出击!
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 ”“提前教学” “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力度
堪称“史上空前”,
而且不少举措都是首次提出。
这也意味着,
校外民办培训机构将套上“紧箍咒”啦!
坚决纠正校外培训“超纲教学”
【现象】王女士为正在上初中的儿子报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科课外培训班,每年花费近8万元。对此,王女士很无奈,因为孩子的同学几乎都报了课外班,“独善其身”很可能掉队。
【整改举措】四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提出,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坚决查处一些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严厉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坚决查处校外培训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
【现象】张先生自从女儿进入四年级后,就给孩子报了多个“占坑班”(“占坑班”, 指的是部分公办学校的培训机构自办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办小学生学科培训班,从中选拔优秀小学生升入该校初中。),据称在“占坑班”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能被名校预录。而李女士虽然知道校外“奥数”等培训对自己孩子所在学区的小升初帮助不大,但依然给孩子报了名,因为“中学的分班考试要考这些内容,不学就会进差班”。
【整改举措】四部门通知要求,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学校、培训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
教育部对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十项严禁”中明确,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今年还首次明确提出,要将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严格规范招生计划和招生方式管理,引导其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并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坚决查处教师课上不讲课、课后培训讲
【现象】有媒体调查发现,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有所保留,将更多精力放在校外培训班,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开办或任教的补习班。
【整改举措】四部门通知提出,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公布专项治理行动举报电话和信箱,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
【现象】随着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大量涌现,鱼龙混杂、恶性竞争的局面也随之而来。近两年来,一些证照不全的预付费教育培训机构一夜间人去楼空,给家长和学生造成经济损失。
【整改举措】四部门通知要求,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立即停办整改。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但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要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证照;对不符合办理证照条件的,要依法依规责令其停止办学并妥善处置。对虽领取了营业执照,但尚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具备办证条件的,要指导其办证;对不具备办证条件的,要责令其在经营(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再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
其实,
比起盲目报班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不如从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开始,
让孩子感受学习魅力,
主动学习吧!
小伙伴,你们怎么看呢?
被补课伤到的家长点个赞,互相心疼下
也可在评论区互动哦~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半月谈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为什么办学许可证如此重要?办理办学许可证的申请条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