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龚晓燕在省委机关接见了安康市获得“2015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冯莫林和“全国媒体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吴俊,这两个陕西少年好榜样,成为“厚德陕西”道德建设活动的忠实实践者。
9月12日,陕西省文明办表彰8月份中国好人线索推荐先进地市,安康市以单月87814条的线索,创下单月地市推荐好人线索数量的新高,也是中国好人线索推荐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创下的新高。
1986年,安康市汉滨区居民王玉秀被评为“三八红旗手”。2013年3月,王玉秀的小女儿和小儿媳同时被评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12月12日,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王玉秀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这只是安康市创文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5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一年多来,安康市创文办严格按照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目标要求和市委创文工作部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为宗旨,紧紧围绕“抓宣传、强基础、推重点”总体思路,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在社会文明氛围营造、安康好人推介、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及城市软硬环境建设上亮点纷呈。
报纸、电视、宣讲团
营造浓厚“创文”氛围
1年多来,安康市创文工作最突出的亮点是,以公益广告为主要载体的宣传教育为创文营造了浓厚氛围。中、省、市、区各单位认领铁艺、墙绘、塑雕、灯箱户外公益广告2万余平方米,打造了南环路、文昌路、国税小区、朝阳社区等一批主题宣传示范街区。街道、社区、广场、建筑工地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在市委广场设置创文大型LED屏,全天候播放公益广告、道德模范和好人事迹图片。各单位及其管理服务对象充分利用LED屏不间断滚动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文宣传标语。
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开辟“文明照亮生活”“安康好故事”等10多个专刊专栏,刊播各类创建动态信息和“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充分运用各单位门户网站、公众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宣传创建信息动态。
道德讲堂进校园
在安康电视台开办“共建文明城市”、“安康好故事”等栏目,播放创文知识、公益广告、标语2万余次,播发专稿60余篇,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发“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共50余期;拍摄道德模范事迹短篇7部,在各频道和户外LED大屏播放,通过《金州播报》,对乱倒垃圾、占道经营、出租车拼座宰客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安康人民广播电台开设“创建文明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康故事”、“创建文明城市大家谈”等专栏,累计播出78期;在两套频率黄金时段播出公益广告4000多条次,创文知识宣传专题3700多次。
颁奖现场
开通了安康文明网,市政府网站和各单位门户网站开设宣传专栏,刊载创建工作信息,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文公益广告。建立“文明安康”公众微信平台,安康市纪委、委宣传部、讲师团、团市委、汉滨区等官方微信平台,加大对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文明礼仪知识等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每月向市区的干部群众定时发送创文宣传短信17000余条,推广使用创文电话彩铃,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创文工作。
在香溪路建设大型“厚德安康·善行榜”,对历届中、省、市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集中展示,各单位普遍设置“善行义举榜”宣传展示本单位、本行业的凡人善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针对不同阅读对象,组织编印《我是安康好市民》和《公务人员文明礼仪读本》8万余册,免费向广大市民和干部职工赠阅。开展优秀家规家训征集活动,编印《安康优秀传统家训解读》、《最美家庭故事》,宣传优秀传统家规家训,培育良好家风。
此外,还成立文明安康宣讲团,开办文明讲堂,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进行宣讲,传播道德模范和凡人善举。
公安消防入校进行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
荣登“好人榜”安康第一
“好人”、“孝子”传播正能量
今年9月12日,陕西省文明办表彰8月份中国好人线索推荐先进地市,陕西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鲍贻勇为8月份好人线索推荐数量前三名的安康、咸阳和西安颁奖。在8月份的中国好人线索推荐工作中,安康市以单月87814条的线索,并创下单月地市推荐好人线索数量的新高。8月,陕西好人的线索总量也达到229186条,也是中国好人线索推荐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创下的新高。
1年来,创文工作最喜人的收获是,向善向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去年以来,安康市荣登“中国好人榜”、“陕西好人榜”人数居全省第一,其中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荣获“全国美德少年”称号,5人荣获省级道德模范称号,4人荣获省级道德模范提名奖,1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1人荣登“陕西好人榜”,小学生冯莫林荣获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填补了省、市该项荣誉的空白。今夏又涌现多起奋不顾身、勇救汉江落水者的见义勇为感人事迹。
据安康市创文办介绍,今年,安康市大力开展“中国好人榜”好人线索推荐工作,深入挖掘身边好人事迹,引导人们树立向善向好价值取向,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举措,也是“厚德陕西”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具体做法为:
提前部署,建立制度。安康市文明办将推荐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同时制定《创文共性任务清单》,将好人线索推荐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下达给市直各单位,赋予较大分值权重,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推荐工作制度。
加强技术指导,提升推荐成功率。安康市文明办、市创文办分县区、分系统、分行业召开好人线索推荐技术培训会,制作培训PPT课件,印发培训材料,明确推荐方式和技术要领,建立好人线索推荐工作QQ群,实时互动交流,解决推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推荐成功率。
加强督查,推动落实。为推动工作落实,安康市成立六个工作督查组,由县级领导带队,分赴各县区、各部门和中省文明单位督促检查和指导推荐工作,建立10天一通报制度,表扬先进,督促后进。通过督查和通报,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线索推荐,快速推进任务落实。
注册志愿者5万余人
凝聚安康“向善向好”氛围
12月5日,安康市纪念国际志愿者暨首届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会展活动隆重举行,首批建设志愿服务站的10个社区共300余志愿者齐聚安康金州广场,社区之间、社区与各行政事业单位、与社会公益组织就如何使志愿服务更加制度化、品牌化、项目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沟通,并根据社区志愿服务需求与各单位、组织进行项目对接,参加活动的社区志愿者成为活动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安康市创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筹建安康市志愿者联合会,开通志愿云管理系统,成立市志愿服务总站,市区37个社区按照“七有”标准建设了志愿服务工作站,普遍开展“微心愿·大梦想”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团体和志愿者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小心愿,解决“急、难、愁”等问题。安康市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市区37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全覆盖,为文明安康建设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
2015年10月以来,该市启动了中心城区37个社区志愿服务站的建设工作,社区志愿服务者队伍初具规模,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今年10月,该市经过摸底,选择了10个基础条件好、活动开展扎实的社区,安排了专项建设资金,确定了建设标准,落实了包抓人员,先行开展建设。
安康市创文办、安康市文明办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的通知》中,明确将“统一标识、配备办公装备、确定工作人员、健全健全制度、扎实开展活动、完善工作档案”等六个方面作为此次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必须满足的基本建设标准,其中办公装备中要求各社区有专用办公室,并配备文明交通引导、扶弱助老、便民服务、环境保护、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必要装备是这次建设的特色,目的就是为了给各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开展各类活动提供必需用具,提高志愿者工作激情,展示社区志愿服务特色风采。
安康市在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站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同时,重点要求社区做好招募、注册、培训、管理和服务时数记录等日常工作,还要根据辖区实际,从关爱空巢老人、水电维修、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教育辅导、文明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项目中选择二至三个作为品牌服务项目,做精做细,扎实推动,实现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品牌化,不断扩大志愿服务与文明创建的影响力。截至目前,安康城区37个社区共有6005名注册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达到57016小时。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已壮大到1300余个,注册志愿者5万余人。通过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示范带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乐于助人、向善向好的浓厚氛围。
建设与整治同时发力
城市环境“软硬”双提升
1年来,安康市创文工作最显著的变化是,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据了解,安康市创文办坚持把创文工作融入“三区两园”建设之中,先后建成江滩公园二期工程,市区新增停车位500余个、新建公交港湾及公交站亭87处、人行天桥5座,新建改建公厕20余座;建成市区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系统;完成金洲路综合改造、东坝防洪堤绿化、“藏一角”广场、汉江公园河滩综合整治等工程;开工建设西郊公园、滨江三期绿化工程;启动实施东西二坝、西南、黄沟片区棚户区改造;推进城东大桥、静宁市场、南正街和部分背街小巷改造。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6平方米、绿地12.6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
在管理上,城管、双创、住建等部门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街清扫保洁、城市容貌、市政维护、绿化景观、门头牌匾、交通管控标准。将185条背街小巷、65个老旧无物业管理小区、19个城中村和城市出入口全面纳入清扫保洁常态化管理。新增6辆道路洗扫车和9辆高压清洗车,实现主街区环卫机械化作业。加强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渣土运输、农贸市场、便民市场等整治工作,规范垃圾堆放与管理,累计取缔占道流动经营16000人次,清理出店经营1800余户,清理占道物料1000多吨,查处乱泼乱倒383起。公安部门破获1起制办假证案件,抓获嫌疑人3名,收缴非法小广告4000余张,查处乱贴商业广告15起,清理清除非法广告6000余条。
一边建设,一边整治。公安、交管等部门扎实开展"113"联勤联动交通综合整治,加大警力投入,严查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维护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缓解交通拥堵。组织开展酒后驾车、涉牌涉证、“打非治违”、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校园周边交通秩序、黄标车治理等专项整治行动;组织警力到学校、社区、企业宣传“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食药监部门以餐饮、酒店、食堂为重点,大力普及文明餐桌知识、倡导节俭用餐,推进“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入眼、公约上墙、标语提示上桌;市旅游局深入各旅行社、景区、星级酒店、宾馆指导检查“节俭养德”“文明餐桌”活动。
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和交通管理,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和交通秩序,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市文广局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门店进行专项整治,开展“扫黄打非”集中整治行动。
编辑:刘李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天创华视LED大屏实景演播室虚拟站播区制播直播系统视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