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过往在时光里或明或暗
回忆里的曾经在岁月里有虚有实
月圆之下
多少相聚之欢
多少离别之苦
在这中秋的清冷中慢慢凝固
临近国庆假期,上班的心情渐趋于一种或紧或松的纠结。我是一个轻于过节的人,除了不用上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今天早上一到单位,突然收到北京朋友寄来的月饼礼盒,倏地意识到了中秋的临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经意间,岁月渐渐带走了熟悉的人和事,还到头来,“对酒当歌”的只剩下了自己。
一年三大节,端午、中秋、春节,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慢节奏的古代,这三个重要节日是联络情感的纽带,无论身在何方都会把思乡怀远的感触丹青尺素,留在传承的佳话里。到了现代,我们过的节越来越多,而这三个传统节日仍是联络情感的重要时机。相比于端午的简约和春节的隆重,中秋对于人们而言氛围更加温馨。每当月饼礼盒扎堆上市的时候,便是承德路上最堵的时候,尤其到了节前的几天,满载礼品的车穿梭在市区拥挤的马路上,焦急的“嘀嘀”声催促着“送礼”的脚步。每个为了礼物奔波在路上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而手中的礼盒满载着心意在人与人之间流转。
<“王总啊,中秋快乐哈,
您在公司吗,我给你送点东西”>
在承德,企业不好做。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八零后的小张珍视每一个合作伙伴,总是尽力的把每项业务做到完美。中秋节前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十分珍惜这个沟通感情的重要时刻,提前十几天便采购好了一批月饼、酒、茶、大闸蟹等,礼盒堆满了整整一个屋子。眼看还有不到一周就过节了,他料理好公司里的大事小情,便开始了他送礼的“征程”。他开着自己的小商务车,车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盒,车子慢吞吞的在马路上排队,小张便一个接一个的联系每一个“衣食父母”,“王总啊,中秋快乐哈,您在公司吗,我给你送点东西……”“吴总您好,中秋节快乐,谢谢您关照……那我就放前台了吴总”。马路上的车依旧乌龟一样的排着队,小张像圣诞老人一样远望着那些挂起的“袜子”……
<“刘主任,这点心意您务必收下”>
在承德这个小地方,做生意都要靠小圈子。王老板商海沉浮十几年了,每年过节都要给“用得上的”领导送礼,今年也不例外。有时候,生意伙伴送来的礼盒也会被混在一起送出去。王老板带着礼物知趣的等在某局刘主任家楼下,拨通了他的电话:“刘主任,中秋快乐,哈哈,您在家么,给您送来点东西……”一会刘主任下楼,一脸客套的说:“何必这么客气嘛,我怎么好意思”,边说边接过了礼物……
<“李秘书,车里的礼盒你拿走吧”>
李秘书跟随刘主任好几年了,准确的说是秘书兼司机,鞍前马后的深得刘主任欣赏。快过节了,李秘书下班开车送刘主任回家,到了主任家门口,主任笑呵呵的说:“小李呀,这阵子出差多,辛苦你了,正好我这有个礼盒,你拿回去吧。”“都是应该做的,谢谢领导。”李秘书莞尔一笑。
<“赵老师,我家孩子您多费心”>
李秘书的儿子刚上小学,淘气的小家伙很让李秘书闹心。承德市区的小学不算多,李秘书特意让孩子进了最好的学校。这天下班,李秘书直接开车到了学校门口,“喂,赵老师吗,我是李小淘的家长,您好您好,您在学校吗?”“哦,您好,在的,有什么事吗?”赵老师随口问道。“我家孩子多亏您操心了,这不快过节了嘛,一点小心意”“这都应该做的,您太客气了。”赵老师推辞道。“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就这样,我在学校门口等您。”李秘书满脸堆笑的挂了电话……
<“我送出的礼盒怎么又回来了”>
赵老师夫妇都是八零后,丈夫小张创业做生意。这天,丈夫像圣诞老人一样送完了一车的礼盒回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打开家门,看到妻子已经做好了饭在等他。“这么晚了,你应该早点吃,今天堵车太厉害,好不容易我送完了。”说着,他换下了衣服。“嗯?这个礼盒哪来的?”小张问妻子,“哦,今天学生家长送的,我还没来得及看。”赵老师边拿碗筷边附和。“嗨,不用看了,这是我早晨刚送出去的礼盒,看看,里面还有我塞进去的感谢小纸条呢。”小张和妻子面面相觑……真是太扎心了.....
看完这些,可能你会觉得这个剧情太戏剧化了,但这确实是中秋节前的真实写照。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承德的大街小巷早已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忙碌,主干道早已堵成了“死胡同”,我们在车里焦急的等待着,但手机里的时间走的比脚下的车还快,除了抱怨一下交通,我们并没有向谁宣泄心底的拥塞。在现实的胁迫下,我们不得不去配合着这些“约定俗成”,至少能这样能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获得一份面子上的心安理得。
一些久而未见的人会因这一份礼盒而互相惦念,一些生意往来的人会因这一份礼盒而信任有加,一些有求于人的人会因这一份礼盒而顺心如意,一些被人所求的人会因这一份礼盒而和颜悦色,一些忙于前途的人会因这一份礼盒而少些坎坷,一些悔于过失的人会因这一份礼盒而得到宽慰……我们通过这个节日,甚至可以抚平一切世俗沟壑,温暖一切世态寒凉,东西送出去了,至少我们心中不再惴惴不安。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生活总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这跟矫情无关,而是你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小时候的中秋,简单而又安逸,一家人守着桌上的月饼和水果,安静地赏月,似乎这只是这一年中很普通的一个月圆之夜,一家人只是礼仪性的对着满月许下了自己的心愿,宁静而祥和。回头看看此时的狼狈,是多么想回到那个温馨的时刻,安心的陪伴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安静地度过一个月圆之夜。或许,我们在节日前想到了一切人,却偏偏忽略了自己的家人。
今晚,故乡的月依旧圆。无论你身在何处,总能看到它温柔的光芒。举头望月,千里婵娟,我们是否归巢,寻回那惦念许久的温馨与安然。
世间宛如一场缥缈的幻梦
人生几度走过这样匆忙的中秋?
我们被束缚在时代的节奏
忙不迭去刷新着自己的朋友
月圆人圆
那温馨还是源于亲人的守候
大家都在看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西方三大传统节日》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