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人称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每逢客至,叫门童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有诗唱和。
林逋伴鹤图
相传其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林逋饲鹤图
皇上邀其做官,多人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林逋有句话说的好 ,“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既老,自为墓于庐侧,作诗云: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
【②梅妻鹤子成就】
林逋善绘事,惜画从不传。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笔意类欧阳询、李建中而清劲处尤妙。长为诗,其语孤峭浃澹,自写胸意,多奇句,而未尝存稿。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并诗跋其书:“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黄庭坚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明沈周诗云:
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
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
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
其实,林逋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
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成为千古绝唱: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首诗不仅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还把梅品、人品融汇到一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从此以后,咏梅之风日盛,如宋代文坛上的几位大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杨万里、梅尧臣等,都写过许多咏梅诗词。但无出其右。
【③梅妻鹤子轶事】
宋室南渡之后,杭州变成了帝都。朝廷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完全迁出,可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坟墓。而这也给林逋带来了最后的祸事,南宋灭亡之后,有盗墓贼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的珍宝必定极多,于是去挖。可是坟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端砚乃砚之珍品,那是林逋自用之物,那只玉簪呢?终生不娶的林逋到底有着怎样的往事,才让他在青年时就灰心于世途,归隐林泉终老此生?
由此引出了他以女子口吻写的一首小词,正是这首《相思令·吴山青》小词让林逋的形象瞬间饱满起来。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己平。
呜呼,一首小令,隐藏了文人内心多少相思惆怅,也带我们走进他清高掩盖下内心柔软的地方!
“谁知离别情”,“罗带同心结未成”,或许这就是他终生未娶,青年时就灰心于世途,归隐林泉终老此生的原因。
或许还有别的传说,不过真相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为后世留下了永远的“梅妻鹤子”的传说,这样的人,和他们的词,才是宋代文人的真正精华。林逋之后,南宋大圣人朱熹都称誉其为: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
【④梅妻鹤子隐居孤山】
孤山在西湖的北面湖中,是葛岭山的一支,是西湖最低的山;东接白堤,西临西泠桥,由于孤立湖中,显得孤峰耸峙,故名孤山。
林逋在这里遍植梅树。每当腊风初度,便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他每日只是赏梅、饮酒、吟诗、作词,怡然自得。
林和靖在孤山的自由惬意,见诸于他的隐居、闲游诗句,如《秋日西湖闲泛》诗云:
水气并山景,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红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这样自适自在的生活,古往今来不知羡煞多少红尘骚人、世间墨客。元曲家马致远《隐士赋——题西湖》的套曲便表达了他想和林和靖比邻而居的心境:
渔村偏喜多鹅鸭,柴门一任绝车马,
竹引山泉,鼎试雷芽。
但得孤山寻梅处,苫间草厦,
有林和靖是邻家,喝口水,西湖上快活煞。
凭林逋道德文章,高官厚禄不难立致。但他泰然隐居,绝意仕途,甚至宋真宗赵恒闻其名,请他去给太子教书,这一千载难遇的美职,也被他一口拒绝。
林和靖的一生是隐居的一生,也是他刻意学术的一生。他写的诗,风格独特,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欧阳修、黄庭坚都很欣赏他那清新奇特的作品。但他不想以诗传世,故随写随丢,传下来不多。
在西湖孤山的人间仙境中,林逋与梅、鹤建立了亲人般的和谐关系,摹写出如此一幅超凡出尘的“小园梅花图”。林逋一生都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守护着自己的精神乐园,返归人性的本真,其人生境界令后人心向往之。苏轼《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
(图文转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与君离别意同为宦游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