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米纳羌姆。
米纳羌姆、林芝藏族服饰、米林珞巴族服饰、米林珞巴族始祖传说……这些都是林芝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西藏林芝雅鲁藏布生态文化旅游节”将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今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上有哪些新的措施?
记者 丁文文
拥有81个非遗代表作名录
截至目前,林芝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类81个。
其中:有林芝工布服饰、林芝米纳羌姆、米林县珞巴族服饰、米林珞巴族始祖传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个,林芝工布新年、波密波卓、墨脱石锅制作技艺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7个,米林珞巴加英、朗县金东仁布神山圣水节、工布江达米玛糌粑、察隅藏药佐塔炮制技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0个。
林芝米纳羌姆。
米林珞巴族女性服饰。
工布江达县女性节日盛装。
工布藏族女性节日盛装。
本版图片由林芝市委宣传部提供
米林珞巴族男性服饰。
20个非遗项目亮相
在“2015年西藏林芝雅鲁藏布生态文化旅游节”活动上将展示林芝工布服饰、林芝米纳羌姆、米林县珞巴族服饰、米林珞巴族始祖传说、波密波卓、工布箭舞、墨脱石锅制作技艺、易贡藏刀等2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10个、县级6个。
其中,林芝“米纳羌姆”是西藏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演员都为男性。米纳指群众或俗人,羌指跳神,是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大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巴协》载:“八世纪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建筑桑耶寺时,莲花生大师为调伏恶鬼所行仪轨中率先应用一种舞蹈。相传米纳羌姆最早起源于林芝县米瑞乡的吉定村和嘎沙村,后流传于工布地区。每逢藏历2月28日至29日(春播结束)、8月28日至29日(丰收结束),当地群众就聚在一起进行米纳羌姆活动以示祈祷和祝福。是人们为了驱魔镇邪、庆祝丰收、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方式。
边敲鼓,边跳舞,舞姿粗犷奔放,雄壮有力,规模宏大,情节完整,保留着羌的特点,林芝“米纳羌姆”有着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全区十分罕见而别具一格的民族舞之一。
米林珞巴族始祖传说
米林珞巴族始祖传说(阿巴达尼的传说),是珞巴族的祖先神话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系列神话。从搜集的资料来看,在博嘎尔部落中流传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阿巴达尼的传说有十个左右。
阿巴达尼,亦称作阿布尼达或阿布尼波,“阿巴”意为父亲、祖先,“达尼”为名,是珞巴族各部落传说中的始祖。米林县博嘎尔部落的传说认为:天父和地母结合后,生子金东,金东又生子东日,东日生两子日尼、日洛,即阿巴达尼和阿巴达洛。阿巴达尼即为珞巴族祖先,阿巴达洛为藏族祖先。
阿巴达尼神话传说讲述了关于珞巴族祖先的优良传统、社会功绩等等一系列伟大的历史故事,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珞巴族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家庭形态、社会关系等状况,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活动可以开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