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间:2006年5月26日
拍摄地点:新疆伊吾县盐池牧场
拍摄对象:萨里哈·拜克(小主人)及其家人、亲属、割礼师等
组图数量:13
组图说明:新疆的哈萨克族人在男孩7—11岁左右,为其举行割去生殖器包皮的仪式,称之为“割礼”。自此,该男孩就算正式宣布成为了伊斯兰教徒和男子汉,所以,“割礼”也叫成人礼。
割礼对于哈萨克族人而言,是一生中仅次于婚礼的大型礼仪活动。哈萨克人称之为“托依”,它不光是严格的伊斯兰教规,更是民族习俗的重要形式。
割礼这天,要大宴宾客。请客人的方法很别致:受割礼的孩子要亲自出马。这天,他要穿上新衣、新裤,骑上1岁的儿马(一般是舅舅送的礼物),由大人牵马并陪同他到亲朋好友家中去送请柬。被邀请的人家接到邀请后,要在送请柬来的孩子身上撒“恰秀”或者挂一块布幅,因此,等孩子送完请柬回家时,身上已经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布幅。如今在农村、牧区仍然保持着这个习俗。前来祝贺的客人要赠送礼品,为孩子欢庆。受割礼的孩子的房间要进行认真打扫,被褥全要换成新的,孩子的衣服、裤子也要从里到外换成新的。
割礼是在上马礼以后举办的更大的重要礼仪(上马礼也有和割礼同时举行的)。割礼一般由割礼师或“毛拉”(宗教人士)实施。毛拉把小刀藏在袖子里,口中念念有词,轻车熟路地揉搓“小鸡鸡”、讲故事的同时,趁小孩不防,竹夹一挤,刀就上去轻轻地将包皮割下了。等小孩感觉疼时,大人们早就在“小鸡鸡”上捂上古松朽木的粉沫(民间消炎粉),又盖上一只大瓷碗,把被子盖上了。老人们宠爱地对孩子说:你原来是儿马,现在成了乘马,而且是穆斯林了,是大人了,哪能随便哭?来宾们送上礼品,奶奶向整个毡房撒“恰秀”。人们享用盛宴之后,开始了舞蹈、摔跤、赛马等娱乐活动……现如今,人们大多选择去医院外科做切割包皮手术,而在家请客走形式。
图片注解:
1、孩子被打扮得像个王子。
2、乡亲们给孩子送上学习用品、鞋帽等礼品。
3、父母亲自给孩子沐浴更衣。
4、母亲给心爱的儿子换上最好的衣服。
5、行割礼的是部落的老割礼师,先把“小鸡鸡”搓麻夹住包皮。
6、用刀迅速在夹子上部将包皮割去。
7、来客为了表示祝福要给孩子零用钱。
8、割完包皮在创口上撒棉灰并扣上碗,奶奶高兴地撒“恰秀”祝贺。
9、家中宰马杀羊隆重待客。
10、男性长者是割礼上的贵客。
11、摔跤在羊圈进行,地上软以防摔伤。
12、还请来了“阿肯”歌手赛歌。
13、这是割礼用具和消炎药(来自原始深林的古树朽沫)。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索马里割礼什么意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