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属于哪个水系

清水江属于哪个水系

丙斌斌 2025-09-23 智能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廖开顺与你回忆老洪江是三明学院教授、洪江人廖开顺和洪江人微信平台联合推出的一档关于洪江历史的微信专题,专题中引用了大量历史记载资料,并结合作者的切身体验编写而成。专题每周推送一篇,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可直接在洪江人微信平台留言联系。

这是 洪江人微信平台 的第 4748 篇文章

? 文章底部已开通评论功能,坐等神评论 ?

老洪江·清水江与洪江

作者:廖开顺

  洪江人的母亲河,滔滔沅江,从贵州高原的都匀发源而来,昼夜不息,流经洪江古商城,北下洞庭湖。它的水源,大部分来自清水江。清水江与沅江,它们其实是一条江,老洪江与清水江,曾经拥有共同的繁华。

  

  

  

  清水江,在贵州境内,干流全长432公里,流经黔南、黔东南两个州,都匀、麻江、丹寨、凯里、福泉、黄平、施秉、台江、剑河、锦屏、黎平、天柱等县份。在湖南托口镇汇聚渠水,在黔城镇汇合舞水,开始称为沅江,正名沅水。洪江人不一定记得清水江流过的县份,但是清水江的人都知道洪江。

  

  清水江人曾经把洪江看作大地方,向往的地方。比如黄平县的童谣:“咚咚哐,下洪江”,天柱县三门塘的民歌:“清江放排千重浪,金银财宝进华堂。外地木商纷纷至,胜似黔阳小洪江。”这支民歌在湘黔四十八寨歌节唱了几百年,歌节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门塘附近的抱塘村,人称“小洪江”,曾经是湘黔客商交通要道。

"小洪江"抱塘村

  

  

  

  当代清水江作家陈成臣,这样抒写清水江与洪江:

  一条静静的清水江,老是清澈得见底,不分昼夜地从镇前缠绕流过。沿着弯弯曲曲的历史,把南加的繁华,南加的富足,南加的宽容和大度,满载着一江明月,流向锦屏的三江合流,流向洪江的繁华码头,流向洞庭的虚无缥缈,最后就飘流到每一个远离南加的人的心上。

——《水边南加》

“小洪江”抱塘村

  

  南船北马的古代交通,把洪江与清水江联系在一起,这需要河道畅通。清水江水急滩险,最窄的剑河县“老虎跳”河段,河面只有6米。清水江河道疏浚始于明代,从而与洪江交通密切,木材、贡赋、食盐、军粮运输频繁。到了清代,疏浚工程扩大。雍正年间,从都匀百子桥到洪江,1200里的航道基本畅通。乾隆年间,又从都匀开始重点疏浚险滩,在山崖开凿栈道纤路。

剑河县清水江千米石浪

  

  

  从洪江到清水江的运输,最壮观的一幕,是雍正七年(1729年)春,官军从洪江购进粮盐,154艘苗船参加运输,往返千里,盛况空前。史料记载:“黔楚商船,千帆箕张,云翔上下”,途中苗民扶老携幼,云集两岸,临江眺望,喜形于色,纷纷拿出自己的产品,“争来交易,以为见所未见”。

清水江龙舟

  

  木材贸易,更拉近了清水江与洪江的密切关系。清水江流域盛产优质杉材,主要产地剑河、锦屏、黎平、天柱四县,锦屏最优。锦屏杉树,主干直长,径级较大,尖削度小,耐腐蚀,古代木建筑的理想材料,明清被作为“皇木”运往京城,也吸引了江淮赣陕湘等各省的客商,纷纷前往。如今锦屏遗存的木材交易和山林经营契约文书,包括碑记的和纸质的,都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珍贵文献。

  

  

锦屏契约文书

  

  明代之前,清水江地旷人稀,原始森林莽莽。它的木材开发始于明代中后期,这与洪江商城的兴起同步。木材开发,早期砍伐自然林木,后来大面积造林,贸易兴隆几百年。清水江木材两大贸易区,一个是锦屏的王寨、茅坪、卦治,叫“内三江”,另一个是天柱的清浪、岔处、三门塘,叫“外三江”。王寨是核心区,有清水江、小江、亮江交汇,1914年成为锦屏县城。

  

天柱县三门塘

  

  早期的木商分为“三帮”和“五勷”(勷,相助的意思),还有“十八帮”等。三帮是安徽、江西和陕西帮,五勷为常德、德山、河佛、洪江、托口,也有将德山、开泰、天柱、黔阳、芷江列为五勷,或其他五勷名单。洪江木商,或归入五勷,或没有列入三帮五勷。这是因为最早的洪江商人,本身就是江西、安徽或其他省份的籍贯,他们是清水江最重要的木商群,是洪江商人的鼻祖。有锦屏籍贵州学者这样写洪江和洪江木商:

  各地木材源源不断运到这里,经过买卖成交,或办理通关手续,再从这里中转、集散到下游的各个地方去。往下游到湖南的洪江和湖北的武汉鹦鹉洲是贵州清水江出沅江,过洞庭,汇入长江的木材集散地,也是最大的木材市场。

  武汉和洪江的木商就干脆前来锦屏坐镇采购木材。促使明清时期的锦屏王寨码头热闹非凡。

——傅安辉《论历史上清水江木材市场繁荣的原因》

  

  

  

  从明代中后期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是清水江木材贸易的鼎盛期,三百余年,每年上千木商进入清水江。那些码头、集材场、木行、窨子屋,客栈、商铺、戏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故事。也兴起一批与老洪江相像的大小商镇,在苗族和侗族聚居的清水江,到处可以见到徽派的窨子屋高墙,江西人的万寿宫。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拥有日本雄厚资本的买办商帮进入清水江,加快了木材资源的匮乏。但是,清水江仍然有木材源源流向洪江,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贵州木材调拨站驻洪江大湾塘。

洪江木排

  

  我阅读清水江木材贸易文献的时候,绕不过离清水江近在咫尺的托口镇。清水江在托口转为沅江,托口的木材集散,商业贸易,并不迟于洪江,规模不小。上个世纪,我多次去过托口。高高的码头、林立的会馆旧址、青石板小街深巷、庭院深深的窨子屋,红墙白墙庙宇,河滩的排筏舟楫,除了遗存的一些侗族民俗,除了没有工厂,镇子较小,老托口与老洪江十分相像,而且老洪江的托口人不在少数。

托口镇(尹忠摄)

  ↓

  

  

清水江属于哪个水系

  

  

  对于托口这样的古镇,谁都钟爱有加。因此,有人提出:

  所谓“洪江是内陆资本主义主义萌芽的活化石”,“湘黔边境第一商贸城”的专家观点,是经不起质疑的。清水江出黔的第一口岸是托口,湘黔交界之地的市镇只能是托口而不是洪江。洪江只有油号,没有榨坊,收购桐籽,榨取桐油的基地在托口而不在洪江。木材交易和桐油的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主义运作方式,最先是在托口形成的,而不是洪江,洪江只是顺应托口木材桐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兴起的一个纯经营性的商埠,民间早有定论,“先有托口,后有洪江”。

  

  

  抑洪而扬托,在竞争旅游资源和市场的今天,各地都有类似的现象。我也热爱托口,为它沉入沅江而叹息过。托口古镇,确实历史悠久,甚至可能做过唐代贞观年间,从龙标县分出来的朗溪县县城(但史料不详)。明代以来,清水江木材出口,托口是第一个口岸,也是商贸古镇。但是,第一不仅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托口和洪江的商贸业,都是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清水江的开发而兴起,而洪江对于清水江的木材开发和贸易,所起到的两个独特作用,是老托口所不及。

托口古镇

  

  第一个独特作用,洪江的木材集散量远远大于托口。洪江以上的航道,水急滩险。到了洪江与洪江下游,才有一路河面宽阔,洪江河道,宛如太极,自然港湾,水流平稳。有大湾塘、回龙寺、青山脚深水港,是重新编扎大木排的天然良港。而且城镇大于托口,百行百业,扎排和放排形成一大行业。新中国初期即成立簰筏工会,1951年成立湖南省林业局洪江集材场,是一般县份少见的省属副县级单位,1953年升为正县级单位,1962年更名为湖南省沅水木材水运局洪江贮木场,之后体制还有变化,一直到1989年水运木材全部停运。将大型贮木场设在洪江,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在清水江人的歌谣和故事中,所美誉和向往的意象也是洪江而不是托口。

  

洪江贮木场

  

  

  

  老洪江的第二个独特作用是金融。在清水江木材贸易最兴旺的清代,白银成为全国通用货币。随着流通量增大,清水江也大量出现白银灌铅假币,而且携带白银很不方便。道光八年(1828年),汉口和洪江的钱庄分别印制了“汉票”和“洪兑”票,客商把白银存在汉口钱庄,领取汉票,再到洪江换成洪兑票,用洪兑票到清水江采购。当地人也可以用洪兑票到洪江购物,洪江商人则用汉票到汉口进货。其他一般商镇不具备印制和流通期票的条件,而洪江金融业可以担当。洪江还有其他商贸繁荣,虽然比托口远离清水江,却与常德、汉口更近,对于物资集散,那不是劣势而是商贸优势。

洪江的钱庄之一

  

  清水江和沅江上游流域盛产桐油、白蜡、茶油等商品原料,形成与洪江又一密切的贸易关系。托口自然是一个集中收购和加工的中心,八大油号汇聚托口,开设榨坊,日夜加工桐油。八大油号属于洪江,还是托口,其实用不着争论,“洪油”品牌就是答案。其实,它们既属于洪江,又属于黔阳托口、晃州龙溪口,以及开设作坊的辰溪等地,这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方式。至于洪江只有油号而没有榨坊,更说明八大油号的先进性。当代“总部经济”,也是在某一城市集中众多公司总部,充分利用城市设施进行交易经营,而把工厂与仓储放在合适的外地。

托口码头

  

  

  2014年2月8日,随着托口水电站关闸蓄水,托口古镇沉入沅江。刘安庆油号留下的窨子屋,也沉入大湖。托口电站水库取名清江湖名副其实,因为清水江又叫清江、轻江、清水河、苗河。清江湖与洪江电站湖,以及天柱白市、锦屏三板溪等地的水电站大湖,成为沅江和清水江古老航道上新的风景区。

托口古镇

  

  

托口古镇沉入清江湖

  

沉江之前的油号遗物

  

  清水江与洪江,还有一个共同的杨公神民间信仰。杨公本是凡人,侗族地区有多个杨氏凡人为神的民间传说。传说之一的杨公神,生前叫杨漱(杨素),唐宋时期托口人,为百姓捍灾御患,救治生灵,死后被敬祀为神。从锦屏的三江地区到武汉的鹦鹉洲,凡是清水江木材运输到达的地方,都建有杨公庙,求神护佑行船和放排的平安。托口的杨公庙为总庙,托口本是侗族之乡,明代开始涌入更多的汉人移民,托口基本汉化。杨公神信仰是妈祖信仰和本地巫傩文化的融合,神庙多是木材商人捐建。老洪江曾经在二凉亭建有杨公庙,后来做了木器厂厂址。托口杨公总庙,旧时常常从洪江、常德请来戏班演戏。

  

  清水江是一条美丽的江,两岸多有峻岭崇山,山青水碧,风光旖旎。江流之中更是滩潭相连,奔放激荡与柔美秀丽兼备。依山而建的侗寨和苗寨鳞次栉比,春天山花烂漫。我每次望见远方漂来的木排,看到去托口和瓮洞赶场的匆匆过客,遥想从洪江迁徙清水江的“洪江苗”,引起对清水江神秘和神奇的向往。

  

  清水江“八女放排”故事也令人震撼。1958年11月,剑河县南加一带积压1.3万多立方米木材,17个省市的57个部门等着急用,必须按时放运到120里外的锦屏县茅坪贮木场。当时男劳力都去大炼钢铁和深翻土地了,排工严重不足,新柳公社八位女子自告奋勇,一年多时间里,放运木材一万多立方米,每次要驾排闯过七十八道险滩,艺高胆大不逊老洪江排工。如今的清水江和沅江,再也没有流连的木排,高亢的放排号子。不知道在旅游大开发的时代,洪江和清水江,还能不能走到一起。

  

  

王寨,今锦屏县城

  

  

谨向为《洪江人》微信公众平台

提供资料和图片的作者致谢!

  《老洪江》系列专题

01.歌剧年华

02.京剧

03.蒸钵炉子

04.洪江医院

05.洪江大桥

06.泥巴黄金

07.老路老车

08.民办中学

09.教育家薛根生

10.桐花时代

11.词学名家沈家庄

12.下洪江

清水江属于哪个水系

13.万家灯火

14.将军托孤人

15.天下洪江

16.海派气象

17.酒家饭店

18.民族循踪

19.茅庵街小学

20.洪江米粉

21.柴火年代

22.市委书记霍建国

23.96洪灾20年祭

24.挑水的日子

25.市民气质

26.酸菜腌菜

27.抗日名将徐庭瑶

28.旧日的板车

29.回龙寺与破山禅

30.兵乓球记

31.经商之所

32.盐肉冻肉与肥肉

33.船运时代

34.饼类与粑粑

35.名记吴兆麟

36.城市的背景

37.古道驿路

38.母亲的物品

39.知青去哪里了?

40.小洪江龙溪口

41.浦市与洪江

42.会同与洪江

43.安江与洪江

44.黔城与洪江

45.飘逝的花瑶

46.老工资时代

47.高坡街

48.甜酱和酱油

49.回家的路

50.铁路梦

51.冬天的木炭

52.国企当年

53.新民路

  

  现有《廖开顺与你回忆老洪江》微信群,因群二维码有时效限制,所以不贴进来。有想入群的童鞋可直接添加微信号:hongjiangweixin,洪小编可以拉进来。

热门

2017春节丨怀洪旅游干线丨超好听的《洪江》

乡约视频丨洪江80年代丨航拍洪江丨洪江美食

洪江是哪个省的丨教毛毛港洪江话丨笑死个人

洪江邀请函丨补鸡子和叶嘎丨洪江全景图

洪江本土难题丨洪江酸坛子丨3614厂

巷子里的洪江话丨萌娃读古商城赋

联系

洪小编:hongjiangweixin

安安:505808935

点【阅读原文】进入洪江第一人气社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清水江属于哪个水系》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