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砖的用法

茶砖的用法

纵仙韵 2025-10-19 数码 9 次浏览 0个评论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发展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已作为饮料饮用。

  汉代

  公元前59年,王褒在《僮约》中有:“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净具,已而盖藏”,反映了当时煮茶、买茶的情景。

  三国

  张揖《广雅》说:当时饮茶方法是“煮”,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烤炙之后捣成粉末,掺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煮出的茶成粥状,饮时连佐料一起喝下。同时茶叶也可以醒酒。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唐代。

  唐代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再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唐朝,上流社会拒绝瓷器,喝茶多用铜碗、银碗或者金碗。

  宋代

  宋朝人热衷于喝茶,一幅《清明上河图》里面的茶坊、酒肆比比皆是,生机盎然的展现了茶对宋代市井生活的巨大影响!宋朝人喝茶好“点茶”,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宋代是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流行一种“斗茶”的生活方式,斗茶包括: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那个朝代人认为金属茶碗有腥味儿,影响茶汤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才是上佳的茶具。斗茶多用白茶,为黑白分明,宋人爱用建窑小黑碗,凝重古朴,看似笨重,但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斗茶和质朴的茶具让宋代茶文化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层面。

茶砖的用法

  元代

  元代喝茶风尚基本沿袭宋代的旧俗,不热衷喝茶,对喝酒倒是十分热衷。

  明代

  茶事发展到明代则达到了一个高峰。煮茶保留了药用的遗风,而损害了茶的本色清香,明代开始采用嫩叶冲泡的方式。

茶砖的用法

  清代

  到了清代,茶反而退回到最初的功用层面上。掀开盖得见颜色,还要讲究个酽。这就像现在还有很多北京人喜欢以茶解酒,茶不酽当然影响“功效了”。中国人喝茶,融合了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了奇特的茶文化。一壶茶,静雅之处,自斟自饮,或想要二三,生趣盎然。

  更多精彩文章阅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aowangcha !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茶砖的用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