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新竹
在11月24日,上汽乘用车宣布已经提前完成了年度24万辆的销量目标,相比预期提前了一个多月。根据厂商公布的信息来看,目前上汽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了85%,远高于市场整体增长幅度。目前上汽乘用车整体销售数量已经突破了26万辆,正在向30万辆冲刺。十年磨一剑,一朝薄发,现在的成绩对于上汽乘用车而言,是惊喜,也是意料之内。
新产品成绝对主力 突破“高度同质化”瓶颈
今年可以说是上汽乘用车的一个发力大年。先是在今年下半年,上汽乘用车和阿里集团共同推出的荣威RX5这辆“全球首款超级互联网SUV”,上市即成爆款,不断刷新现在市场上面的销量纪录。在刚刚过去的10月,这款车型的月销量突破两万辆大关,成为国内SUV销量排行榜单的第八名,前途不可限量。
荣威RX5
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王晓秋谈到现在为什么RX5能够有现在的成绩,他表示:“造车子不能有短版,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都要有绝对的实力,包括我们的造型设计、我们的动力总成在内的整个制造体系都要有优势。对于我来说,一旦做了一件事情,总想把事情做到最好,这可以说是一种使命。”
新产品秉持着这样对于造车的一种专注的、认真负责的态度,首先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一个交代。其次,目前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长乏力,根本原因是“高度同质化”的竞争。上汽乘用车把握住其中命门,有的放矢,通过“供给侧改革”的理念突破了这一瓶颈。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革命、低碳环保、汽车消费升级等大趋势,推出面向未来的产品,形成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新一代产品成为目前上汽乘用车的绝对主力,不是偶然,而是经过制造方面多方努力,对于市场把握精准之后的结果。从销量构成来看,旗下,“蓝芯”、“绿芯”、“互联网”车型的销量占比超过78%,上汽自主品牌已经率先形成了面向未来的全新产品矩阵,在“供给侧改革”的征程中先拔头筹。
核心技术持续投入 上汽乘用车向突破成范本
宋代诗人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期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富,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积之于厚,发之于薄,这说的就是现在的上汽乘用车。2016年上汽自主品牌能够在车市微增长的整体环境下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十年发展对汽车核心科技的持续投入,对前瞻技术的准确判断,对产业变革的积极把握,厚积薄发,深化结构调整后,建立起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产品和技术体系,开启了智能环保出行的全新增长点。
通过名爵锐腾、荣威360、荣威RX5这几款已经上市的车型,和日前在广州亮相的“年轻人标配的首台互联网SUV”名爵ZS、“全球首台三擎互联网汽车”荣威eRX5、“全球首台量产互联网轿车”荣威i6等颠覆性的互联网汽车、新能源汽车新产品,上汽乘用车把握了现在不同阶层消费者们的需求,针对每种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来打造属于自己的车型。此前,王晓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买,那你设计出来干什么。因此,你设计出来的车一定是你喜欢的。可以说,荣威新十年的每一款车,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不仅仅我喜欢的,荣威所有经销商也非常喜欢。就像厨师烧的菜,如果自己都不喜欢吃,还去哄别人吃,肯定就有问题。”
荣威i6
正式因为这种理念,才让现在的上汽乘用车受到市场上消费者们的青睐,才能够提前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全年的销量目标,才有资本夸下海口冲击年终30万辆的销售目标。
先进的核心技术,超凡的产品和精准的定位,让上汽乘用车有信心将自己的产品向上发力,成为紧逼合资品牌中最闪耀的一颗星,成为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范本。上汽乘用车用十年的时间向我们证明了:突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用的不是天花乱坠的宣传语,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产品,而是一个真正贴近消费者需求,用心打造的,符合现下逻辑的产品。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对打造“品价比”最高车型的执着,上汽乘用车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一个自主品牌独具的使命感与情怀。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含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