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绿标即可免费收听第20期节目
每一首唐诗,都是鲜活的游历图;
每一位诗人,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跟着唐诗去旅行,在诗中寻觅美丽的风景。
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诗人,字摩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重点字词解释
1、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诵读分析
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眼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之典型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颈联侧重写人,并且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以人和而望政通,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最后这尾联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注:颔联,颈联,一一对仗。
这首诗是山水名篇,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来刻画景物,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托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终南山美景
▲终南山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它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县最东端的杨家堡,西至周至县最西界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横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区,绵延200余里,雄峙在古城长安(西安)之南,成为长安城高大坚实的依托、雄伟壮丽的屏障。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终南山-圭峰山
圭峰山俗称尖山,圭峰山包括紫阁、大顶、凌云、罗汉诸峰,峭丽挺拔,形如圭玉,故称圭峰山。附近主要景点为高冠瀑布。瀑布位于高冠峪内,落差超过20米,急流飞溅,直下深潭,响声如雷。
▲终南山-南梦溪
▲终南山-南梦溪
南梦溪总面积1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99.9%,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湿润温和。有山峰128座,大小溪水48条,瀑布86处,140种哺乳动物和320种鸟类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3700种植物在这生长。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蕈类繁多。
●节目介绍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是由朗读小课堂推出的大型儿童教育公益节目。每天五分钟,每周一至周五推出。
成长路上,有诗,有远方 ?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解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