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起,构树扶贫工程就被列入国家十大扶贫工程之一。由于杂交构树生长适应能力强,具有速生、丰产、多抗、耐砍伐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边际土地上示范种植,在饲料、造纸、生态绿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构树对于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提升种养殖效率将发挥哪些作用?中央力挺的“扶贫树”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
构树为何在多个省份均可种植?因为杂交构树具有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耐贫瘠、耐干旱、高耐肥性等特点。一方面,中国有接近16亿亩盐碱地,构树能在盐碱地上生长,这对于土地瘠薄的西南部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另一方面,由于化肥的过量施用,很多板结硬化的土地偏酸性,构树也同样能在酸性土地中生长,也在客观上起到了改良土地的作用。
另外,杂交构树对于种养结合,能做出不小的贡献?构树叶片大,产量高,且速生,叶子经过发酵即可制成饲料,不含农药、激素。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生产的构树叶饲料具有独特的清香味,猪喜吃,吃后贪睡、肯长。根据饲养牲猪品种的不同和生长阶段的不同,饲料消化率达80%以上。
构树叶还是一种青饲料,过去在养殖领域,农民使用了过多的粗饲料,比如玉米秸秆。现在提出的“草地农业”,是希望“去粗取青”,增加青饲料,更加适宜牲畜的吸收和营养的摄入。并且构树种植不受地形地貌限制,既可以集中连片种植,也可以见缝插针在屋前屋后、沟塘、溪流附近种植。3年后即可进入高产期。和过去曾经介绍过的苜蓿有异曲同工之妙。
贵州务川县原本是草地生态畜牧业大县,一直把种草养畜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在2015年初提出:到2017年实现肉羊存栏100万只。但是,用有限的土地种草,已经不能满足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但是在近年来引入的杂交构树产业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务川杂交构树产业已经引起各方关注。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扶贫工作会上对务川杂交构树产业扶贫模式赞赏有加,两会期间,扶贫办主任刘永福在答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又推荐了务川构树产业。2017年3月19日,央视第二频道《第一时间》,对贵州务川杂交构树产业发展做了专门报道。构树扶贫是2015年我国十项扶贫工程的唯一 一项产业扶贫,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重点在全国贫困地区实施杂交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畜牧产业扶贫。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构树是干什么用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