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寅,他还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唐伯虎。有鸽友要说了:“老秦今天又要写诗啊,还找了这么个大文豪。”其实不然,老秦今天看了一篇叫做《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纵使单眼失明仍在养鸽路上》的文章,感慨良多,想跟大家聊聊“鸽痴”。
清代的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读书有三种境界,其实这三种境界放在咱养鸽人身上也是通用的。
第一重境界叫:“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说白了,这就是大多数养鸽人刚入门时候的感觉,天下那么多鸽子,啥样的算好啊?詹森系、凡龙系有那么多鸽子,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孬。春天怎么防毛滴虫,冬天该怎么整理,问题太多太多了,真的是“望尽天涯路”。这也是很多新人鸽友或者工薪鸽友占比例很大的一个层面,接触的鸽子少,接触的好鸽更少,没法去进行一个系统的比较,只能东拼西凑的学东西,好在现在网络比较方便,不明白的可以多上网查一查资料,学习学习。
第二重境界叫:“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进入这层境界的可以说是迈进“鸽痴”的门槛了。前面一层的鸽友有些是因为好奇进入鸽圈的,也有因为投机心理想玩鸽子搏一把的,这种心理的人很难在鸽圈呆的长久,玩个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凡是进入第二境界的人,离不开一个词叫“热爱”。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喂鸽子比你自己吃饭还高兴;看见鸽子健康就乐;听见鸽子叫就舒坦;有时候看见头顶有鸽子飞过去也能站着看一会;收拾鸽笼比自己家扫地还勤快。那恭喜你,你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鸽痴”了。
也有人说我养鸽子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哪还有那么多热情。那更该恭喜你了,你跟鸽子已经是“老夫老妻”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都这么浪漫了不是“鸽痴”吗?
第三重境界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第三重境界能进入的人可是少之又少,估计有人会问:“81岁还在养鸽的老鸽友王守义算第三重境界吗?”我只能说还不算,王老师养鸽年头虽多,但是接触的鸽子品类较少,难成大家。这里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只是想要进入第三重境界需要有非常广阔的眼界,见多识广。这里说个例子,我媳妇以前是养路费所的出纳,她跟我说如何快速分辨假币的办法就是多点真钞,真钱点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假钞一上手就能感觉出不对。养鸽也是这样,你见过无数好的鸽子之后就能有一个规律性的感觉,坏鸽子一上手就会觉得不对劲。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养鸽大家在国内也就屈指可数,老秦在这就不多言了,毕竟我也得跟人家多多学习呢。
甘为养鸽历寒暑,不见他人笑我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