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习中,一个让学生头疼的问题就是词的发音变调,比如“一”、“不” 因搭配不同而会发生变调。遇到这些变调的词,该选择词的原声调、还是变调后的声调进行标注呢?我们的建议是:标原声调。这样做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1. 书写标准。
汉语拼音的标准写法是标注原声调。比如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叫做“连续变调”.普通话的连续变调在上声字里表现得最突出,如:在“演出、演员、演讲、演戏”中,“演”字的读音可以分成两类,在上声(讲)前面读得像“言”,在阴平声(出)、阳平声(员)和去声(戏)前面,读得既不像“演”,又不像“言”,而成了一种只降不升的怪声调,人们叫它“半上声”.这些读法虽则不同,但都正确,因为它们符合普通话的连续变调规律.
2. 避免歧义。
如果是为了方便学生拼读而对词语标注变调的读音,在当下,是会让学生读起来较为简单,但却会让学生对原声读音产生歧义和遗忘。例如:学生第一次学习“敏感”这个词。如果不熟悉“敏”字,而词的拼音是变调后的“míngǎn”,他就不知道“敏”字的拼音原本是二声、还是由于变调成了二声。又如:学习“一样”这个词,拼音标的是“yíyàng”,学生可能会怀疑自己记错了,“一”不是一声,而是二声。如果写原声调“mǐngǎn”和“yīyàng”,只要学生学过变调规则,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总之,遇到变调的词,imcpi老师选择标注拼音的原声调,同时教学生变调规则。虽然变调刚开始有难度,但这只是短暂的过程。只要朋友们认真对待,很快就能掌握。而且,当学生掌握了变调规则、并习惯主动思考变调单词的发音,将会为日后良好的汉语发音打下基础!当然,这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imcpi培训学校老师觉得标注变调后的声调对学生也很重要,可以选择原声调和变调后的声调都标注。
自成立以来,IMCPI秉持严谨和规范的培训体系,汇聚对外汉语业界培训名师和专家教授资源,研发出独具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IMCPI吸引了大量外籍中文学习爱好者和外资企业中文培训需求,同时吸引了大批国际对外汉语教学爱好者加入到全球推广汉语的队伍中来。IMCPI被学员誉为对外汉语行业的“黄埔军校”。2013年IMCPI荣幸地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授予国家汉语水平考试考点的资质。
上海IMCPI认证中心:4007-200-200
微信号:mariomandarin
报考地址:上海市肇嘉浜路1065号飞雕国际大厦25楼2503-2504室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
京ICP备11000001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