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和师父的区别是什么

师傅和师父的区别是什么

贡雅娴 2025-10-14 手机 4 次浏览 0个评论

  

  前段时间由于本公众号被无理举报,导致昵称被清,也无法发送推送向大家说明,影响了大家的阅读,小编深感歉意。好在现在昵称已经恢复,感谢大家在困境中仍未离我们而去,小编一定会好好推文回报大家的~

  磕头拜师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大概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除了小说、影视等文艺作品外,在现实之中已经很难看见,更不用说亲历了。近日江苏常州某曲艺培训机构女孩向年轻男子下跪磕头拜师的图片就引发了公众热议。

  

  7月9日,常州本地论坛上有女孩向年轻男子下跪磕头的图片,引起不少市民的热议,据说这是常州某培训机构的老师收徒时直播的场景。

  图片上一名女孩穿着红衣黑裙跪在地上,弯腰磕头。前方端坐着一名身着白色中式上衣的年轻男子,20多岁。还有3名男性坐在椅子上,像是在见证整个仪式。同时,女孩的家长也在现场,亦对这种行为表示认可,更表示师父比老师更赋特殊意义。

  为什么拜师要磕头?

  “磕头拜师”是我国古代拜师的传统仪式,对某个人的跪拜,意味着对这个人的尊敬与信任。所谓“天地君亲师”,父母让我们获得肉体,师父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师父,与师傅,以及校园中的“老师”意义是不一样的。师父一词,要担当的责任,不仅在于师的威严,同样要有父亲的慈爱。

  传统之中,徒弟跪拜师父,意味着师父会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传授于徒弟。跪拜之中,表达了学生对师父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而做师父的,也要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磕头的形式是否还需要保留呢?

  下跪磕头作为一种仪式,具有非常强烈的人身依附属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封建糟粕,对于许多在自由平等的教育背景中长大的公众来说确实是难以接受的,那种虚幻降临于现实的荒诞感和观念冲击的矛盾感也撕裂了许多公众承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

  其实,“天地君亲师”本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合法性所在,所谓“磕头拜师”,跪拜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的恩师本人,而是其传承的纯粹的“道、艺”本身,以及历代先贤披荆斩棘保有和发展传承的精神。真正有传承的好师父会让弟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如果我们只把眼光放在“跪拜磕头”、“骑牛上学”之上,就很容易让传统文化再次污名化——形式主义会让群魔乱舞更为严重。真正需要关注的“磕头女孩是否明白了仪式本身的厚重内涵、骑牛少年是否学到了国学的精髓”这一对承扬传统文化有实质意义的问题则会受到冷落。在传统文化复兴、文化自信重塑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务必要警惕传统仪式“妖魔化”,更要有一颗辩真求实的平和之心。

  

《中国文化精神》

张岱年、程宜山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师傅和师父的区别是什么

  文化的魅力是吸引人,而不是“吸引眼球”。虽然对于曲艺、中医、武术等传统行当,“磕头拜师”是不可或缺的仪式,但传承的重点,并不在仪式有多“规范”,而在仪式后的功夫有多深多实,比如“传”授知识的方式,孩子接不接受,乐不乐意学,能否长期坚持下去,是否学到技艺真传,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等等。只有把这些仪式之外的功夫做实了,才算找准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着力点、结合点。

  

今日话题

  对于拜师磕头这件事,你认为是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体系之一呢?还是其中的糟粕应当舍弃呢?

  

  《我们的少年时代》

  获奖名单公布

  《我们的少年时代》赠书活动已于上周五结束,感谢各位读者的踊跃参与,“空白格”和“N°”分别以281个赞和165个赞排名第一第二(截至上周五上午),将获得我们送出的李小璐、唐禹哲扫码语音+明信片版《我们的少年时代》一本,请“空白格”和“N°”在看到信息时将您的邮寄地址(包括姓名、地址、电话)私信给我们,我们会尽快为您寄出您的奖品!

  

师傅和师父的区别是什么

  < END >

  | 发送“书单” ,你喜欢的各类书都在这里 |

  | 发送“共读” ,千万书友等你加入 |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师傅和师父的区别是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