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抗洪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海问萍 2025-09-24 手机 3 次浏览 0个评论

  不屈的脊梁托起生命希望

抗洪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徐金华

  1981年7月的特大洪水,2002年6月的特大洪灾,2013年的“6·30”暴雨,一场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无情地肆虐遂宁这座城市:山洪暴发、山体崩塌、路桥断裂、电杆倒塌、通讯中断、房屋冲毁、农田被淹……在洪水天灾面前,遂宁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汇聚起一股抗洪抢险、坚不可摧的民心力量。

  每当洪峰来临时,遂宁儿女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一次又一次与洪魔作斗争,他们用不屈的脊梁托起了生命的希望。

  灾情就是动员令。洪峰来袭,为了保护集体财产,猫儿洲的郑世犹、谢洪军等人组成了抢险小分队。他们顾不上抢救自家物资,在冒雨中划着两条打渔船向被困的加工房进发,冒着生命危险将集体物资转移到高处。

抗洪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灾情就是命令。唐家乡余建村村“两委会”组成的党员团队,在这场大灾中扛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这支党员团队密切协作昼夜奋战,由于全体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舍身抢险,在受灾177户800余人、32户房屋全部垮塌的余建村,没有1人伤亡,财产损失降低到了最低,创造了大灾之中的一个人间奇迹!

  有灾情的地方,就是抢险一线;从抢险救灾、受困群众安置、洪峰过后清淤防疫,处处可见绿军装的身影。在长时间、超强度的劳动中,武警官兵体力严重透支,肩磨破了皮,手结起了茧,脚打起了泡,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一丝懈怠,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难忘抗洪抢险中的那些片断缩影,难忘抗洪抢险中的那份患难真情。一个年轻小伙背着年迈的老奶奶蹚过洪水;暴雨中,用手帮市民推车的交通警察;社区干部成“左邻右舍”,邻里互助显温情……

  英雄,往往诞生于一个个最困难的时刻。英雄,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才涌现出来。他们,搏击在风口浪尖。他们没留下自己的名字。我们都清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遂宁儿女。他们用行动与洪魔叫板:道路可以阻断,房屋可以冲毁,桥梁可以坍塌,不可摧毁的是遂宁儿女们抗灾救灾的信心与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抗洪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