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
祭祀
破屋
丙申年
腊月廿三
大寒
忌
嫁娶
开市
岁月易尽,光阴难驻。今日05:23:33,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年节将至,旅人归乡,鸡年春节的脚步愈发临近了,今日腊月廿三,也我国北方的小年,你踏上回家的归途了吗?
大寒逢
小年
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日子也一天天走向立春了。
小年
非专指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代表着年节的准备正式开始,每家每户都开始忙碌起来,采买年货,打扫房屋,期盼过年的心情也强烈起来,让房子更明亮,让食物更丰富,等待远行的归人赴一场团圆。
大寒民俗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尽管此时节天气寒冷,却抵挡不住人们“迎年”和“忙年”的热情,人们开始忙着买年画、彩灯、杀年猪、灌香肠、腌腊肉,陆续为春节做准备。
老南京鸡汤
大寒时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选择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广东糯米饭
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约都同传说和食物密切相关,千年的光阴,白云苍狗,可这些岁时节令却一代代流传下来,无论是习俗、食物、亦或是心情,似乎都还留着过去的影子。
小年
习俗
对于孩子们来说,小年是一个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大人们要糖吃的节日。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沐浴、理发
传统上,小年前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正月里不理发的传统习俗,以及想美美地过个新年的想法,让人们都养成了春节前理发、美发的习惯。
养生
关键词
防寒
大寒时节,防寒为第一要义: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防肺寒,喝热粥散寒;防腰寒,双手搓腰;防足寒,热水泡脚。
护心
大寒这个时间段,将近年关,一些人会劳心操心。对于养生学来讲,在大寒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养心。注意不要太操劳,放宽自己的心。
暖脚
天气较冷,外出一定要注意对腿部的保暖。只要脚部保暖工作做好了,全身都会暖和,因此,大寒暖脚是必须的。
适宜慢动
大寒时节,尽量选择慢运动,伸伸懒腰,舒肝气也很好。
减少进补
小寒时节我们推荐的是进补,但大寒时节却不推荐进补了。在这个时间段,要记得适量开始减少进补量。因为春天将至,万物复苏,我们要为春发做准备。
一年终了,至此轮回。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了。是否觉得这一年去得太快,而春天又来得太突然?
光阴流转,一年又一年。愿你未曾虚度旧日光景,也愿你踌躇满怀迎接下一个春天。
来源:新华网
编辑:欧阳端凤 | 编审:刘意婷 王德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