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除夕):多云,偏东风2~3级,-1~9℃
16日(初一):晴天间多云,西南风3级,-2~15℃
这两天有一篇很长的微信文章
刷屏小编的朋友圈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这篇文章详细地记录了
短短29天
作者就和亲人阴阳两隔的经历
而让亲人阴阳两隔的“凶手”
竟然只是小小的感冒
只看文章开头
估计很多人会诧异:
流感竟然会致命?!
但看完文章你就会发现
流感并不是很多人挂着嘴边的
“不就是个小感冒”
从流感到去世,只有29天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中,作者写了自己的岳父从患上流感到死亡的整个历程:
2017年12月27日,因在东北老家习惯了在有暖气的屋里脱掉上衣,老人在开窗通风时,坚持不穿上衣,吹了半小时冷风。
12月28日,开始感冒流涕。
12月29日,开始发烧,并开始就医、吃药、输液。
2018年1月3日,拍X光片显示肺部有小部分感染,验血白血球低,心电图基本正常。
1月4日,做CT,化验结果肺部大面积感染。对比36小时前的X光片,病毒扩散迅猛。没有感染甲流或者乙流,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强病毒。
1月5日,住院,吸氧配合治疗。
1月8日,住进ICU。
1月11日,拍片结果不好,医生决定插管,且依然没有查出老人被什么病菌感染。
1月12日,开始上人工肺进行治疗。
1月22日,再次做CT,医生会诊认为医学上没有继续治疗的必要:肺部全部被细菌和病毒感染,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蛋白,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1月24日,老人离世。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作者一家辗转换了好几个医院
但还是无力回天……
除了对求医细节进行详尽的描述
作者也多次反省了
他们最初面对病情时的
不!重!视!
老人本身不重视:大冷天开窗、寒夜不盖被子、患病后不戴口罩、顶着冷风步行往返……
家属们不重视:没有阻止老人光膀子开窗;没有及时戴口罩,避免家人间的交叉感染;就医时没有及时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病毒性肺炎致死率其实并不高,
但病毒性肺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
最终死因归于其他病症,
病人和家属都不能掉以轻心。
注意!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经常有人喜欢用“受凉”来解释各种不舒服,但流感可不是“受凉”。流感是因感染了具有强传染性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受凉顶多算个诱因。
普通感冒和流感症状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普通感冒
早期咽部干痒或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
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如无并发细菌感染,一般5~7天可痊愈。
◆流感
突发高热,头痛不适,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早期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在39℃~40℃,同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
部分患者会有流涕、鼻塞、干咳、胸痛、恶心等症状,有时还伴随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得了普通感冒,可以自行购买药物缓解,而得了流感则需要尽快就医,擅自使用感冒药不仅没作用,还会延误治疗。
可怕的不是流感本身,是各种并发症。
当流感出现并发症就会很麻烦了,比如喉炎、急性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等。
其中,重症流感的病情很危重,患者常发生肺炎,并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这也是流感致死的首要原因。
实用干货!国家卫计委教你抗流感
前一段时间,全国流感比较严重,针对全国流感目前的现状,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表示,目前,全国流感疫情已经回落。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方面,全国各省疫情都已经降到了较低水平。
全国流感疫情已回落
但在流感高发季,我们还是要学会
如何有效抗流感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
新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首次明确推荐一批儿童抗流感药物
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
戳图↓↓为家人收藏!
赶紧告诉家人
别再忽视流感了!
来源:现代快报、丁香医生、生命时报、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
邀请函
简单新闻不简单,点这里,焦作新鲜新闻每天看!
微倡议 | 参与城市管理,共创美好家园!
@焦作职工 职工福利“河南标准”正式文件来了!赶紧对照自查!
编 辑:周 唐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PLC程序的编辑与注释怎么操作?实用干货来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