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蜂群群势下降,子脾逐渐减少,蜂螨寄生于封盖子房中的密度增加,蜂体寄生率相对上升。根据近几年的情况看,由于西北地区气温低,繁殖期短,大螨一般危害不严重。但如不注意防治,到了8月中下旬,小蜂螨会大量出现,危害更为严重,对繁殖越冬蜂威胁极大。
所以,在秋季必须彻底治螨。秋季治螨一般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8月上中旬进行,结合秋季育王,在组织交尾群时提出封盖子脾,使原群无封盖子脾,并先对原群用药2—3次,每隔4天1次。待新群(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所产卵孵成幼虫后,对新群进行治疗。第二步,在蜂群进入越冬并自然断子初期,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前进行药物治疗,用药1—2次。
秋季治螨务求彻底、干净,否则,蜂群越冬不安静,死亡率高,来年螨情发展快。秋季治螨必须注意两点:第一,喂蜜后用药,以增强蜜蜂抵抗力,同时蜜蜂食蜜后腹部伸长,躲藏在腹部节间膜里的蜂螨暴露,能充分发挥药效。第二,在人为断子时,蜂群中必须留虫、卵脾,至少有卵脾一框。因为在蜂群无子情况下,用药治螨可能使蜂工停产,影响培养越冬蜂。若巢内有虫、卵脾,可刺激工蜂继续工作,提高蜂王产卵的积极性,并有利于保持蜂群中各龄蜂的比例。
秋季蜜源终止时,容易发生盗蜂,故应将蜂群散放并适当缩小巢门。喂饲、检查等应在早晚进行,箱外蜜迹及沾有蜂蜜的蜂具要处理干净。尤其带蜜的巢脾和盛蜜容器等要严密封盖后放在室内阴暗处,勿使蜂钻入。要用泥巴糊严箱上缝隙,这样不但保温,还可防盗。蜜源后期尽量少开箱检查,必须检查时,可在早晚蜜蜂停止活动时进行。散乱摆放的小群要提前集中在一起,尽量缩小蜂箱巢门,避免盗蜂。
秋季当外界条件不很适宜蜂群繁殖时(一般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蜂王产卵逐渐减少,为了哺育少量子脾,不仅增加食料消耗.并且影响蜜蜂寿命和治螨工作,反而使群势下降。故保持越冬群势和工蜂与蜂王的生理青春,可以在蜂群培育越冬蜂的后朋,开始时以蜜、粉充塞巢房,压缩产卵圈,继而用蜂蜜浇仅有的少量卵虫脾,浇2—3次后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较阴凉的地方,巢门朝北面,蜂路扩大到15—20毫米,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除保温物,创造使蜂王提早断子,蜂群提早结团的环境。
在强迫断子以后,各地应根据气温变化,必须在11-12月中将蜂群从较阴凉的地方转移到向阳干燥位置越冬,或转地去南方。
目前,多采用王笼囚王的办法,强迫蜂王停止产卵。囚王是将蜂王囚禁在囚王罩里,工蜂可以自由进出,蜂王只能在囚王罩内活动。实践证明,囚王可以适时断子,但须注意改进王栅笼和囚王方法。
王栅笼是四周用隔王竹条制成的,规格为5厘米x3厘米x1.5厘米。蜂王被关进去后吊在蜂巢中产卵立即受阻,且活动范围小,会引起生理生殖障碍,来年春繁时产卵少,优王变劣王,还会发生随着越冬蜂团内移,王笼脱离蜂团,蜂王受冻伤亡。可用囚王罩(规格15厘米X3.5厘米x1.6厘米,上面用竹制隔王条,四周嵌装硬塑料片,下沿为锯齿状)囚王。
囚王前,必须以蜜粉压卵圈,促使蜂王缩腹减少产卵,然后把蜂王罩在蜂巢中央的巢脾上,越冬蜂团开始时偏近巢门上方,随着饲料的消耗,蜂团内移,在使用囚罩时,必须横放,把蜂王罩在蜂巢中央巢脾的近巢门10厘米处,被罩巢脾要有部分空巢房,以供产卵蜂王继续少量产卵,最后到逐渐停产,减少对蜂王生理生殖的影响。使用长形的囚王罩,蜂团内移时蜂王随着内迁,不致受冻伤亡。
用囚王罩囚王越冬,有利于治螨和紧脾换脾,有利于减少越冬蜂的损失,有利于一次性停产,提高越冬蜂质量,还可让蜂王休养生息。但王被囚后,活动受到限制,不能随蜂团移动,一旦寒潮侵袭、蜂团紧缩,王罩离团将导致蜂王被冻死。所以有些蜂友认为闪王越冬得不偿失,还是不囚为好。
据报道,囚王越冬要跟上相应的管理措施:一是囚王前要调脾,提出多余巢脾,做到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以利于保温。二是嵌装囚王罩位置要恰当。巢内蜜蜂结团一般偏近巢门,因此蜂王要罩在离巢门前壁10厘米左右的脾中,囚王罩的高度在框梁与箱底的中间为宜。三是应有囚王罩,因罩内的蜂王活动范围大,护王工蜂也多。
若无囚王罩,可用两只小号竹塑王笼,用涤纶线扎住,抽去两只王笼横头的两根竹枚即可成为大号王笼。由于越冬囚王时间较长,气温较低,不宜用铁皮或铁丝王笼囚王,因为这些王笼保温性能差,时间长了容易生锈。四是双王两群之间必须用闸板隔绝,以免弱群工蜂偏集到强群,造成弱群一边的蜂王脱离蜂团。
若出现这种情况,可抽去中间闸板,合并为一群,提出一只蜂工(连罩),把另一只蜂王囚在蜂多蜜足的一边。五是不足1框蜂的蜂群不宜囚王,因为蜂量少、空间大、保温差。弱群可合并,以加强群势。六是重视气象预报,当寒潮到来时要检查每只蜂王的位置,若偏离蜂团,应及时移向蜂团中心。(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HB-116ATC型手持温补蜂蜜折射仪”热销中,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购!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蜜蜂螨虫病症状是什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