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怎么回事

精准扶贫是怎么回事

牵小夏 2025-10-18 教程 3 次浏览 0个评论

  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董架社区麻怀村,村民世代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之中。为了修建一条“出山之路”,村民邓迎香与众乡亲先后两次用钢钎、锤子开凿出200多米的“人工隧道”,终于将麻怀村与山外世界连通。而邓迎香,也被人们誉为“女愚公”。(来源:新华网)

  古有“愚公移山”为出路,今有“女愚公”凿隧道为“出路”。他们看似愚、实为慧,常言道:“要想富得先修路”。“女愚公”为了让身处四面环山的村子脱贫,先后两次带领大家凿隧道,最终实现200米隧道通车,为村子脱贫创造有利基础条件。从“女愚公”凿隧洞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一种是大智若愚的精神,另一种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三种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精神。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志在消除7000万人贫困问题,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用精准扶贫代替“输血式”的传统扶贫,运用“造血式”的扶贫模式,借助精细化的扶贫思想,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这就需要我们牢牢树立“女愚公”的思想,科学运用“女愚公”思想。打赢扶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需要突出“精准”,精准扶贫对象、精准扶贫措施、精准脱贫时间,这需要我们大智若愚,运用“土办法”,发挥脚步子的力量,走村入户,摸清各村各户家底,严格按照贫困户的标准对其进行认定,准确分析致贫原因,“对症下药”制定扶贫规划,实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扶贫规划落实情况实时监督,准确把握时间节点,确保脱贫时间精准。

  精准扶贫是一场难打的“攻防战”,要实现全面脱贫不仅难度大,而且贫困易反复,同时产业脱贫的时间跨度大,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需要树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持久战”精神,要敢于挑战迎难而上,要科学谋划,因地施策,建立长远扶贫规划,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工作、战略工作。在特定的时间段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调整扶贫计划,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

  共产党人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特别是“第一书记”更是扶贫工作中的中流砥柱,身肩神圣使命,要切实履行“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扎根基层,突出成效。要统筹各类帮扶资源,协调各方力量,深入基层走访,制度科学合理的扶贫计划。要“多听、多走、多谋、多干”,想民所想,为民解忧。要将扶贫工作抓牢、抓实、抓好,实现预期脱贫目标,摘掉贫困的“帽子”。

精准扶贫是怎么回事

  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女愚公”的思想,才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绿源客)

精准扶贫是怎么回事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精准扶贫是怎么回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