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筑牢强国基石。市第七次党代会把实业兴市战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加快浙中崛起”的“五大战略”之一,吹响了振兴实体经济的新号角。但是,当前实体经济正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资本贫弱、重资产型转型难;成本高企,经营生存难;利润微薄,市场竞争难;模仿跟风,自主创新难;脱实向虚,持续发展难。
如何突破“五难”,如何真正挺起金华经济的脊梁?本期婺商读书会聚焦实业兴市,走近一直勇立实体经济潮头的三位永康民营企业家和一直关注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发展研究专家、农行永康市支行行长,听一听他们的视角和观点,也欢迎有识之士加入讨论、发表意见。
专家视角
实体经济始终是引领
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市决咨委常务副主任、研究员胡新民
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方经济兴盛、社会稳定的根基所在。2012年以来,金华经济发展呈现了赶超崛起的良好态势,究其原因就在于紧紧抓住发展实体经济这个根本点。2014年,金华的产业结构出现巨大变化,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形成了“三二一”产业格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标志着经济运行质量的持续提升。这其中的顶梁柱依然是实体经济。当然,虚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增加发展后劲。
毫无疑问,发展实体经济就要发展实业,尤其是发展制造业。因为,实业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生产力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钱”。虚拟经济的利润最终来自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如同“皮”和“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经历金融风暴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重振制造业。国际的形势、中央的部署,无不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实体经济始终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目前,金华正努力开创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新局面。而现代化都市区的建设更加离不开实业。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大战略”,犹如支撑起现代化都市区大厦的五根柱梁,实业兴市战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根。同时,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实业兴市的三条路径:一是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二是念好“拆治归”三字经;三是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可以说,这是一个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新的顶层设计。
金华制造业发展崛起于乡镇企业,转型于工业企业改制,辉煌于经济开发区兴起。这背后的巨大动力或者说强大支撑是发端于民间的“工匠精神”,永康五金、东阳木雕、义乌小商品无不如此。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一些企业家开始追求“短平快”的产品和产业所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视了产品、产业、企业的提升;一味求大、求快、求洋,反而忘记了最初的工匠精神,忘记了初心。更有甚者,被“实体经济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到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的现象迷惑,这是很危险的。因此,发展实业、发展实体经济,首要的任务是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培养。企业家素质是决定一家企业能做多大、能走多远的决定性因素。能在风雨之中坚持不倒的企业一定有一位综合素质较强的企业家领航。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四换三名”, “三名”之中关键是“名家”,“没有名家,就没有名企,也没有名牌。”
银行观点
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
中国农业银行永康市支行行长刘红贵
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却是较强的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两者之间为何形成了供需错位?
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是重要原因。银行缺乏有效手段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企业无法完全凭自己的资信取得融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增加了贷款难度,提高了融资成本。在这样的环境下,基于对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需要,银行更愿意把信贷资源倾向于“好企业”。事实上,经过经济周期调整和“两链”风险的洗礼,银行和企业都在反思。银行眼中的“好企业”已不仅仅是规模大,专心专注实业、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经营能力,以及企业家稳健清晰的发展思路、风险意识和诚信理念都是“好企业”重要因素。我们呼唤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彼此信任,降低信息了解的成本,为企业适时、适度、可预期地提供金融支持,做企业的终身银行。当然,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各不相同,这也要求银行创新信贷服务。例如,如何解决一些初创期企业的担保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银行、社会机构共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实体经济要发展,除了企业要回归实业外,还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公平竞争环境。在和很多企业沟通后,我们发现,逃废债的危害已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层面。少数企业通过逃废债“甩掉了债务”,间接降低了产品成本,进而通过价格无序竞争冲击市场,反而伤害了一些危机中挺过来的企业。这不仅打击了诚信企业的信心,更会形成恶性循环。
企业声音
企业家幸福指数高,要赚慢钱
春天集团董事长吕新印
凭借不屈的创新精神,永康涌现了一大批工业企业,成为金华地区的工业强市。2009年以后,或许因为内心开始膨胀,或许因为不断涌动的创业欲望,不少永康企业偏离了原来的轨道,离开了实体经济的范畴,大量融资投向房地产、采矿等行业。但是,外部投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而主业逐渐难以负担沉重的融资成本,不少企业最终没能走出困境。
这次危机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反思和教训:只有靠实体经济才能解救自己,只有不忘初心才能重振实体经济。“快速赚钱很难,赚钱的最快方法就是慢慢赚钱。”以前对这句话一知半解,现在却有了新的认识。赚快钱意味着风险,赚慢钱意味着稳当。对我而言,“企业家幸福指数高,要赚慢钱”。同时,做企业不能贪大,一个优秀的企业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产品、营销、研发、管理、负债都要健康。对企业家而言,实体经济做得好,更能体现价值。
这一次的危机让不少企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活下来”的企业也收获了教训和领悟,明白了心无旁骛坚守主业,不为一时的收益所诱惑,企业家要提升自己的定力和能力。
做比别人好一点的产品
大力科技集团董事长柴文胜
面对原材料涨价、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困难,再加上“两链”风险的余波未散,防盗安全门行业竞争激烈。但大力科技一直坚持品质和创新两大关键词。近几年,大力科技先后投入1500万元用于设备技改,此项投入减少了30%的用工成本,产能却提高了100%。这笔经济账,敢投、有能力投的实体企业都要算,尽管投入不菲,但回头看也会有大收获。防盗安全门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力科技一直坚持“做比别人好一点的产品”。以防火门为例,大力科技一直坚持用镀锌板作为原材料,和同行普遍使用的冷轧板相比,每樘防火门成本增加20元,但防火门的防腐蚀性大大增加。每樘门20元好像不多,但一年几十万樘门,时间从一年、十年甚至更久,坚持下来就很不容易。但是,正是凭借这一点,大力科技赢得了口碑,赢得了信任,也赢得了市场。
思想不出问题 行动才能坚持
浙江三人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刚强
“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马云的话切中要害。尽管外部环境不好,但三人机械感觉“很轻松”。这份“轻松”来自于企业确定了准确的发展战略、发展节奏和市场定位。因此,在大家满眼都是风险时,三人机械却看到了机遇。
“做企业要坚持本人、本钱、本行。”作为企业家,有些事情必须亲力亲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发展战略问题。“思想不出问题,行动才能坚持”,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高度。同时,企业发展也要掌握节奏。企业家需要“顺势而为”。这个“势”,既包括宏观经济周期,也包括产业周期和企业的生命周期,只有踩好这三个周期的点才能做到顺势而为。顺势而为把控发展节奏,才能掌握好“本钱”,而不是盲目投资、过度融资。一个企业不要盲目做大,追求所谓的多元化。事实证明,“什么赚钱快就做什么”是错误的,企业要立足“本行”,追求企业生命体的质量和健康。同时,面对困难,企业家更要讲诚信,不要贪图一点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期书单
书名:《企业家》
出版社: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维迎、盛斌
简介:“企业家一定要赚钱,不赚钱就不是企业家。但企业家做的是具有很大使命感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创新型的企业家比套利型的企业家快乐得多,因为他为改变这个世界所做的贡献更大。做到这一点,你要有敏锐的嗅觉,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今天根本不敢想的东西,恰恰可能变成20 年以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这就是企业家要想的问题。”《企业家》是张维迎、盛斌系统厘清“企业家”基本常识的经典著作。此书虽然成书于20多年前,但它的内容对当下的中国更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针对性。
编辑:二徐 商务合作:0579-83186861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双人双锁保密室门防盗安全门GB17565-200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