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号”:开往“新丝路”的货运班列
开通“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旨在吸引陇海线以北尤其是京津冀鲁等地区出口货物、日韩过境货物向宁夏聚集,最终把宁夏银川打造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地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新商务周刊》记者 任 欢
2016年1月15日,中亚“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从银川南站首发。此举标志着依托太中银—武威—新疆低成本通道优势,我国北方地区又增加了一条连接中亚五国的铁路现代化物流圈正式形成。
兰州铁路局局长王峰表示,该班列从银川南货场出发,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最终到达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为“中国制造”开辟了一条通往中亚乃至世界的便捷通道。
陆路通道初步形成
自古以来,宁夏一直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宁夏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对内对外开放,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开放宁夏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务院“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物流节点,在面向中亚、西亚物流通道上,银川占据着北部通道的黄金节点,不仅方便陕北、蒙西等周边地区货源集运,而且是连接青岛港、天津港货物向西联运的最佳转运点。
开通“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是宁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道路联通、贸易畅通的重要举措,是宁夏扩大向西开放,建设陆上丝绸之路的重大突破。
“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分别从银川火车南站、中卫迎水桥铁路编组站和中宁陆路口岸始发,统一命名为“中阿号”,主要由兰州捷时特物流公司和宁夏中阿物流两家公司运营。
“目前我国开辟了渝新欧、蓉新欧、汉新欧、郑新欧等通往中欧的货运班列,宁夏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如果不开通这样一条货运班列,会削弱它作为节点的作用。”兰州捷时特物流公司银川分公司副总经理梁华说。
“中阿号”充分利用陇海线以北、京包线—临哈线以南、青岛—太原—中卫—武威至中亚、西亚、欧洲的低成本物流通道,选择途经阿兰山—口中亚五国—伊朗—土耳其-南欧线路,成功避开途径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德国线路的渝新欧、蓉新欧、汉新欧等中欧班列线路的北通道,最多可节省距离2000公里。
集散效益日益凸显
2015年4月开始,宁夏积极与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公司联合,在认真调研和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双方充分发挥宁夏在向中亚、西亚等地运输货物的地理节点优势,开通国际货运班列——[]“中阿号”,吸引陇海线以北尤其是京津冀鲁等地区出口货物、日韩过境货物向宁夏聚集,最终把宁夏银川打造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地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宁夏商务厅副厅长、口岸办主任孔国华说,“中阿号”重点依托太中银线聚集陇海线以北、包兰线以南、辐射山东、陕西、河北、天津、陕西北部地区的货源。已从太中银线、陇海线、包兰线集结了大量的货物,“中阿号”基本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货源集结网络,打通了全国主要城市乃至中亚地区至宁夏的陆路运输通道。
梁华告诉记者,“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以银川南站为始发地,经阿拉山口岸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曼格拉什克、奇姆肯特,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丘库尔赛、撒马尔罕等地区,平均每周开行1列,每月4—6列,计划全年开行60列。每列共装载50个40英尺铁路集装箱。货物列车境内段运行2334公里,全程里程4000余公里,运行8天左右。货物包括轮胎、橡胶、钢材、煤化工、生物化工、机械设备、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主要从上海、广州、济南、沈阳、北京等5个铁路局使用集装箱运输集结到银川,然后发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5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中阿号’自今年1月开通以后取得了社会效益与国际声誉,同期相比货物发运量西北第一。”梁华说,取得这样的成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阿号”相比其他通往中亚的货运班列时程时间缩短了5—6天。今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国际物流展上,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公司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签署了保障双方资源共享,提高服务速度的相关协议,这也为“中阿号”的运营提供了政策保障。
孔国华表示,“中阿号”开通的初衷就是打通一条中国通向中亚地区的低成本物流通道,目前,“中阿号”全程运抵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的时间为5—6天,运抵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时间为8天左右,相比京津冀、义乌、山东等地的货物从西安、兰州发货运往中亚地区,每车的成本节省了6%—9%,最高可达29%。
记者了解到,“中阿号”从外地集货,在宁夏发运,直接带动了宁夏物流服务业的发展,随着班列常态化的运行,集散效益也将逐步加大。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阿号”总共发货826车,共计17列,总重55650吨。其中有20%由公路运输集结至宁夏,11130吨货物在宁夏运输、包装、分拨、仓储和租赁设备,物流服务业产值为528.84万元。
加深宁夏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
近年来,宁夏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步伐加快,在贸易、投资和技术领域均有合作。2005年至2013年宁夏本地企业对中亚出口商品共计60种,占宁夏与中亚贸易额的90%,出口总额为1.92亿美元。
当前,“中阿号”国际货运班列与渝新欧、郑新欧、长安号等国际货运班列实施线路差异化竞争。以中亚地区为主,主要出口货物包括钢材、电器、机械设备、日用百货等。
“‘中阿号’的开通为加强宁夏对中亚国家在贸易、技术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孔国华说,宁夏的优势特色产业例如羊绒、工业产品等在东南亚、美洲市场均有较好的口碑。伴随着“中阿号”的开通,宁夏本土产品在中亚国家的知名度也将迅速扩大。发货量将实现更大的增长,届时相关产业关联效应将在项目所在地更进一步凸显出来,将为当地带来更直接的社会效益。
据统计,2005年至2013年宁夏本地企业对中亚出口商品共计60种,占宁夏与中亚贸易额的90%,出口总额为1.92亿美元。出口商品种类主要有钢材、太阳能板、光伏电源、风力发电、仪器仪表、绢花、清真食品、轻纺、葡萄酒、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特色产业。
此外,基于宁夏在“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和“中阿号”的便捷性,中铁集装箱运输总公司已计划投资14亿元建设中卫镇罗公铁物流园项目以及平罗中阿物流园项目。同时,哈萨克斯坦海关运输服务公司、香港嘉里大通集团、伊朗艾哈迈公司、土耳其大通公司等10余家国外企业也相继来宁考察,有意在宁夏设立分支机构,并已与捷时特物流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适时开通宁夏至伊朗、土耳其等西亚地区的国际货运线路。
重点培育回程货源
“总体来看,宁夏向中亚国家的出口企业和商品种类有较好基础,宁夏与中亚国家在产业上也存在一定互补优势。‘中阿号’要想生存下去,打造回城班列是关键。”孔国华由衷地说。
据介绍,宁夏将进一步发挥好中亚、西亚、欧洲经新疆—武威—中卫—太原—青岛的低成本物流通道优势,扶持和推动中亚国家原材料进口、培育回程货源市场,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班列可持续发展,逐步将宁夏打造成为中亚国家原材料的国内集散中心。
据悉,兰州捷时特物流公司已着手组织中亚地区矿石、棉纱、粮食和伊朗的海洋渔业、矿石、农产品等返程货源,并进口至宁夏完成保税清关和集散发运。预计每月返程货运量可达100车,将在宁夏缴纳400多万元进口增值税,全年进口增值税可达5000万元。
后期将打通内蒙古策克、乌力吉边境口岸,开通蒙古的国际货运班列,将其煤炭、牛羊肉、矿石产品进口到宁夏,满足宁夏生产企业的原料需求。
目前,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已经安排专人来宁夏进行接洽,宁夏商务厅口岸办也将于2017年1月赴伊朗、哈萨克斯坦商讨开通进口班列事宜。如进口班列成功开通,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的优质小麦、木浆、玉米、棉纱、果汁等物资将进口到银川。届时,银川将有可能成为我国面对中亚和西亚的货物进口点和物流聚散地。
《新商务周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巴甫洛达尔,卡拉干达铁路运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