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治教育基地:现代科技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展示窗口

智慧法治教育基地:现代科技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展示窗口

仰易蓉 2025-07-22 科学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智慧法治教育基地:现代科技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展示窗口

  现代社会是个法制社会,“无规矩,不成方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已经成了社会秩序的代言词,因此,培养法律意识,提高培智学生的法律素质,势在必行。然而,要想更好地让培智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胶州市特教中心为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构建家校平台、落实家校各自职责等措施,促进智力障碍学生的健康发展,使每一位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老师宣讲交通法规

  一

  家校携手,达成共识

智慧法治教育基地:现代科技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展示窗口

  胶州市特教中心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室为阵地,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普法课堂等活动,转变家长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家长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组,选择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进行宣讲和培训,尤其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让每位家长都能切身感受到学法守法的重要意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让家长对加强法制教育在培智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自身的榜样作用、家庭成员的交互影响、家庭环境的感染力有了新的了解。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培养孩子这一极其细微而重要的工作。利用这些沟通平台,教师与家长相互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法制学习内容以及心得体会,教育合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老师带领学生体验道路斑马线

  

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交通信号设施

  二

  职责明确,优势互补

  特教中心根据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种不同环境中的法制教育需求,明确了家庭、学校双方的职责,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家长带领学生体验道路斑马线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

  首先,身教重于言传。家长应比孩子先学一步,家长只有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身作则,才能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其次,将法制教育与生活密切交互相通。家长带领孩子共同学习相关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义务教育法》等,要以生活常见的小事为例子,抓住恰当的教育时机,因势利导的将法律知识教给孩子。例如,在过马路时,告诉孩子要走斑马线,要看红绿灯等,将法制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用法律武装自己,保护自己。最后,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融合。有的孩子也懂得法律常识,而且也知道应该守法,但有时一碰到具体问题,由于斤斤计较,往往为了某一件小事而把法治观念抛到脑后,做出违法的事。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谦让和包容,遇事遇人礼让三分,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造成严重的后果。

  

  家长护送学生过马路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

  对培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一定要从培智学生的实际出发,防止成人化,要根据各年级的培智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理解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确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常规管理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班会、晚间新闻时间等形式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方面,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节的法制教育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低年级的课堂上,将法制教育和童话故事相结合,让孩子们一边听故事,一边学法律。中年级的课堂上,老师将法律常识展现在一幅幅生动的漫画上,让学生在欢笑中品味法律。高年级的课堂上,老师编写了脍炙人口的法律常识歌谣,学生们唱着歌就把法律知识记在了心里。在校园活动方面,学校定期开展普法活动,其中“我是环保小卫士”,“拯救美丽的丹顶鹤”,“红绿灯记心间”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法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特教中心通过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加强家校沟通,家校之间对于法制教育理念和方法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家长和学校的法制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家校合力的作用明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今后,特教中心将继续深入探究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法律素质,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供稿 | 胶州市特教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智慧法治教育基地:现代科技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展示窗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