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发展概况

青花瓷的发展概况

用秀妮 2025-11-10 科学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元青花,元代的一种青花瓷器,造型

精美雄浑,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之

作。印尼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三件元

青花大盘属于“至正型”标准器。中国

与西亚各国的交往,影响最大的要属

伊朗(古称波斯)海上丝绸之路的船

队途经千岛之国,带去了中国的特产

: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在印尼

的爪哇岛也有出土的元青花瓷器,20

12年10月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元代青

花瓷器大展中,就有一件青花串枝菊

花纹罐来自于印度尼西亚。

  

元代景德镇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着

天下窑工,在综合南北诸窑烧制技术

工艺之后,景德镇窑工们在继续烧制

青白瓷的基础上,开始了青花瓷的摸

索。把绘画材料由褐料创新为钴料,

在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绘画

技艺变得进一步精细;在钴胎土方面,

对制瓷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从原有

的瓷石一元配方改为瓷石加高岭土的

二元配方,增加了胎土的硬度,为制

造大型陶瓷器物创造了条件。

  

习近平主席2016年1月访问伊朗期间,

在《伊朗报》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

来自伊朗的苏麻离青和中国的高超

工艺结合,成就了青花瓷器的雅致。

元代青花瓷以其独有的魅力,征服了

全世界的陶瓷界、艺术界。

  

马未都先生说,“元青花的出现,一

统江山,君临天下,确立了青花的霸

主地位,七百年来无法撼动。"

  

  为什么说元青花很牛逼,它的出现确立了青花的霸主地位呢?

  1

  青花的定义

  ①高温烧成的白色瓷胎,而不是陶胎。

青花瓷的发展概况

  ②高温下的透明釉,而不是带色的,不透明的其他釉色。

  ③以氧化钴为青花原料,在素胎上以毛笔画出图案花纹。

  ④在画好纹饰的胎体上施釉,釉在纹上而不是纹下,即所谓的“釉下彩”。

  ⑤高温一次烧成。

  

  2

元代以前,青花非主流

中国瓷器的发展,唐代以前,青瓷占

主导地位,那时候连标准的白瓷都生

产不出来,更不要说以白色素胎为底

的青花瓷了。唐代,南越(青)北邢

(白)。 宋代瓷器种类开始百花齐放,

但是因为统治者的偏好,社会整体偏

爱素色青瓷。 自唐中期开始,景德镇

开始烧制瓷器,经过五代和宋代的沉

淀,到元代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

最终通过元青花一举奠定瓷都的霸

主地位。

  

  3

  青花特色:

瓷胎细腻洁白,这点得益于南北朝以来白瓷的发展,这里不做展开。

蓝色钴料的图案完全颠覆之前的瓷器色彩,雅俗共赏。

釉下彩,意味着色彩在釉下,不易褪色脱落。

色泽纯净的透明釉,能让青花艳丽的色泽很好的反映出来。

  

  4

元青花的白底蓝色反差强烈,于是景

德镇的工匠们除了风景、山水、动物

等花纹外,还创造了很多人物故事图,

这在元青花之前的瓷器中是没有的,

将中国文化融入到瓷器纹饰中,这个

对当时的人感官刺激非常强烈,所以

大家就喜欢它。

  

  5

元代对外联系对青花瓷的助力

元朝是个疆域非常大的王朝,蒙古人

征服了欧亚大陆各个民族,统治地位

横跨欧亚两大陆。在元代,中西方交

通来往十分发达,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中原地区开始向西域及中东各国大量

输出瓷器,特别是青花瓷。 元代时新

疆已经伊斯兰化,随着大批阿拉伯人

和中亚穆斯林迁居中国,伊斯兰文化

大量涌入,“元人尚白,伊斯兰尚蓝”,

因此白底蓝色的青花瓷本来是景德镇

民窑的私创产物,自元代后期开始,

被元王朝统治者所重视,把它做为外

销瓷而大量生产,并由“浮梁瓷局”进

行统一管理。

历史是这样的公平。当中国的精美艺

术品在战乱中近乎灭绝时,它却由于

机缘奇迹般完好地保存在万里之遥的

异国他乡,并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高铁低锰的苏麻离青矿产钴料,高岭

土与水、火的结合,化为美轮美奂、

幽蓝神采的青花瓷。馆中的艺术珍

品顽强地证明一条真理:真正的艺

术是永恒的。

青花瓷的发展概况

  本文来自网络分享!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

  资深古玩经纪人,古董鉴定交易,诚信经营,承接微信广告:13928802242 微信:13928802242

  关注《古玩鉴定评估》微信公众号2060865207@qq.com

  一个连90后都爱看的古玩收藏大号。每天15分钟,让你秒懂古董古玩收藏!有料,有趣,有品!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青花瓷的发展概况》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