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薇
一米六的小个子
教师圈里中等偏中的长相
给我面粉我就变个糕点给你看
爱喝咖啡也爱煮的勤劳小主妇
她时代社群成员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家中适合配置的咖啡器具以及福州的精品咖啡地图。
喜欢意式咖啡的朋友们:
意式咖啡机的搭配和购买会比较复杂,而且价格非常高,在家中拜访不太方便,清洗也是一个麻烦事,所以我如果很想喝意式一般到附近靠谱咖啡馆来一杯。如果你还是希望最快捷方便地喝上一杯意式咖啡的话,那就入手一台咖啡胶囊机吧。
选择1:
选择一个喜欢的咖啡胶囊系统,尽管如今的胶囊咖啡机已经有许多品牌在做,比如欧洲常见的E.S.E.系统胶囊机,飞利浦和Douwe Egberts用的Senseo系统,Lavazza用的LavazzaBlue系统,illy用的外星饼机等等。但只要说到胶囊咖啡机我最先想到的还是雀巢的Nespresso。Nespresso品牌的胶囊咖啡机目前都是市场上称得上最漂亮的,Nespresso胶囊也是用铝制复合包装,口味的选择上是目前所有胶囊系统中最为丰富的,所以我比较推荐它。
其次,比较推荐的是illy的胶囊系统。Illy的胶囊每个都是灌入氮气的咖啡粉罐头。在市场上一直有一个争论存在的:雀巢Nespresso胶囊和illy胶囊相比哪家更好?很明显illy胶囊不仅比Nespresso贵,口味当然也远不及Nespresso那么丰富,但是小伙伴们注意咯,咳咳咳,我要说的是illy胶囊在萃取咖啡的过程中更加专!专业!专业!
illy胶囊是一个7g标准的咖啡罐头,与其他所有胶囊系统不同的是,它采用了二段萃取的方法:通过低压让水透过咖啡,这是模拟了专业咖啡机的预嵌功能;然后再用9Bar压力进行标准萃取,这个过程也是和专业咖啡机是一模一样的。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illy胶囊萃取出的咖啡Creama的持续时间很长,很重要的是它家的胶囊用的是100%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所以虽然illy的胶囊机本身要比Nespresso的机器难用不少,但它产出的咖啡质量更加趋于标准,也更加稳定。这也是很多选择illy咖啡系统的原因。
选择2:
摩卡壶+奶泡器。如果预算足够的话,再买个电摩,也能出品一杯好喝的意式咖啡。
摩卡壶冲煮过程分析:
初热:下壶受热以后,空气部分受热膨胀,产生压力,水经由粉槽的导水管到达粉槽。咖啡粉浸水后迅速膨胀,结成粉饼。此时,下壶的水受粉饼阻力,密闭的下壶压力继续增高。初热的目的是令水位上升到粉槽的位置,让咖啡粉结饼,因而不需要高压和高温,只要小火就好。如果打开上壶盖子观察,此时会有少量咖啡液流出,接着咖啡液不再流出。
增压:粉槽内咖啡结饼以后,下壶压力开始增高,将火开到中火,让压力继续增加。
萃取:大火。下壶压力增加至与咖啡粉饼阻力平衡,开大火,让下壶压力超过此平衡的临界点,在持续的大火的作用下,让水迅速通过咖啡粉饼,得到萃取完全和味道均衡的咖啡液。
养壶:关火。上壶咖啡液导管有蒸汽的扑噜扑噜声时立刻关火。然后让咖啡壶静置30秒左右。下壶的导水管与下壶底座有适当距离,如果继续加热,仍有高温的水通过粉槽,此时萃取的咖啡有咖啡残味;另外,如果晃动下壶,下壶的压力会断续增加,或者因下壶水位不平衡,仍有水通过粉槽。两种原因都造成咖啡萃取过度或过烧。
养味:将咖啡壶从灶上取下。这时仍然需要将咖啡壶静置30秒~1分钟左右。因为咖啡萃取过程经过了不同的三个阶段,需要在静置过程中重新均合。经过养味的咖啡就不再会有甘苦不均的现象,很柔和。
操作效果检视:
倒出咖啡液以后,等咖啡壶冷却(或者用冷水冲洗下壶冷却),拧下上壶,观察粉槽内粉饼。此时,粉饼应该完全成饼状,没有塌陷和空洞。如果有塌陷和空洞,咖啡萃取的效果也不会好。用手指去按压,应该是密实的,稍有弹性。-另外,如果是买的咖啡粉而不是自己磨的话,粉可能会偏细。这时可以考虑用滤纸,避免杂质进入上壶,喝的时候影响口感。滤纸可以沾湿贴在粉槽顶上(上壶的底下),或者如果是大滤纸,直接蒙在粉槽上旋好上壶则可。
选择3:
喜欢外出露营的咖啡爱好者可以考虑爱乐压。爱乐压的对豆子要求小,容错性高,无论是哪种烘焙都可以比较轻松的驾驭,咖啡豆粉碎粗细我个人认为从意式粗细到法压粗细都不是问题,而且制作简便易于携带,清理简单,可浓可淡,用途广泛;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咖啡神器。
喜欢单品咖啡的朋友们:
选择1:
虹吸壶(压力式)
虹吸壶起源于法国却在日本成家立业并且打下一片天地。虹吸壶是利用热水浸泡萃取为主,搅拌施力为辅的萃取机制来萃取咖啡。由于其形状独特,样式新奇,带着浓郁的化学工业风格而受到人们的追捧,无论是放在家里还是咖啡馆里,用或者不用,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认识的咖啡师中,有好多个虹吸壶都玩的很棒。我的第一杯单品咖啡也出品于它。那是在厦门的32HOW咖啡馆,用它制作咖啡必须专心,多一分则厚重,少一分又显寡淡,只有萃取刚好,才能将其精华部分萃取出来。如果想进一步认识它的朋友,我下次来单独说说虹吸壶。品牌上推荐日本的Hario。我也是用它。
选择2:
手冲咖啡(滴滤式)
手冲要考虑的就是手冲壶、滤杯的材质和形状、滤纸。
手冲壶的挑选标准是壶嘴要细尖,容量在0.7-1L之间。壶身最好是上瘦下胖的。
滤杯有锥形、扇形、篮形(平底形)。锥形滤杯主要代表有HARIO的V60,KONO的meimon(名门),BONAVITRA的图兰朵。扇形滤杯常用的有meilitta单孔、klitta三孔扇形滤杯,另外美式滴滤机的滤杯也大多采用扇形滤杯。篮形滤杯也称为平底滤杯,代表有BONABITA的NEXT WAVE四孔和KLITTA的WAVE三孔。滤杯的材质主要有陶瓷、耐热树脂、玻璃、金属。
滤纸由于南方天气潮湿,容易让滤纸产生不好的气味,因此不建议囤货。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福州的精品咖啡馆都藏在哪儿吧:
福州有近500多家咖啡馆,但是称得上是精品咖啡馆的不足5%。根据美国精品咖啡协会判定:杯测达到80分以上的咖啡才能叫做精品咖啡。
微焙MRC
地址:金山红坊海峡创意园2101-2102
营业时间:10:00~22:00
在福州说到精品咖啡,似乎怎么也绕不过微焙-MCR。果妈和超哥夫妇是一对旅居澳洲回国认真做精品咖啡的可爱的人。一台12公斤Probat加上欧洲精品生豆供应商MERCANTA从英国运达的优质咖啡生豆,2011年8月微焙在青年会开业,给了很多福州人甚至于国内很多人关于精品咖啡的启蒙。如今的微焙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精品咖啡豆供应商,2014-2016年更连续三年成为世界咖啡师大赛/WBC官方指定赞助商。这是我心中精品咖啡的NO`1。
青咖啡
三坊七巷店:鼓楼三坊七巷营房里6~8号 (我推荐的是这家,虽然他家好多的连锁店)
推荐饮品:小拿铁、西雅图、台风
这家店坚持选择85分以上的咖啡豆子来制作一杯咖啡,在烘焙上特别强调豆子的个性,刻意把单品的烘焙口味深浅加大,让入门者也能瞬间喝出豆子的区别。而且他们家每个月有两场杯测公开日活动,让你试试老板私藏不卖的豆子。
Double i coffee
地址:达明路大中寺巷8号(加州鲜卷旁)
这个女生卖掉了奔驰,从洛杉矶搬了一家咖啡馆回福州来。店里的每一款单品咖啡都有冷、热两种喝法,让你能够尝到单品的更多风味,除此之外,每一款单品也都有着自己专属的小名片,咖啡的产地、处理法、海拔、风味等等信息全都一目了然。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晓巷咖啡
地址:福州鼓楼区五显巷45号
营业时间:11:00~23:00
晓巷是家坚持自己烘豆子的小店,但那满墙的各种咖啡比赛获奖证书,已经默默道明了这间小店的品质。店主雯君是农大食科系出身,又有SCAA咖啡烘焙大师一级认证,选豆子很有一套,经常自己前往场地参观选生豆,所以坊间传说她烘焙的咖啡豆充满了生命力。同时雯君是器具的收藏爱好者,店里的单品都是用NIKKO和Narumi的骨瓷杯,所以你喝的咖啡杯,不定就是哪个名家的作品哦。
达叔咖啡
地址:达明路71号
营业时间:17:00~24:00
应该是福州最早的精品咖啡馆,店面不大,里外座位加起来也不够30个,但却真真藏龙卧虎。老板达叔是评委级的咖啡师,驻店咖啡师小Q则是2016年新晋WBC福州赛区冠军,达叔采用的萃取方式是虹吸,会将器具端到客人面前操作,你可以欣赏到整个过程,并从咖啡师的讲解中,了解到这支豆子的来龙去脉。常常有一些虹吸壶的分享会。豆子也超级棒。
鹿豆咖啡
一店地址:鼓楼区卧湖路38-1
营业时间:09:30-23:30
卧湖路局促的单行道上,有一家不能错过的咖啡馆。店主Gino常从国外人肉回来一些优秀的豆子,前些日子,Gino从美国背回十几个不同品牌烘焙商的近40包豆子做了美国精品咖啡分享会,如果有留存就在店里售卖。他家的手冲颇有口碑,我们点了一杯Yirgacheffe,这杯出品,有丰富的花果香气、口感清新顺滑,干净纯粹一口饮尽,非常舒畅!
二店地址:东二环泰禾广场天街19-213店(不见不膳旁)
日系原木风的装修,以及创新的飘窗设计,氛围大好。店面不大,长长的操作区和吧台几乎占了一半的空间,来这里就是专程喝咖啡的。泰禾店主打虹吸,豆子都是自己烘的,出品和性价比都不错。店里的甜品都是自制的,水果提拉米苏蛮好。还有用咖啡豆制作的手串,创意新颖。
夏伍SUMMERFIVE
地址:交通路规划院旁边的小店
营业时间:10:00~22:00
交通路的夏伍,确切的说只能算是一个咖啡摊或者外卖店,面积甚至比老赛行动咖啡还小,一不留神就会错过。然而店小,来头却不小,老板是获奖咖啡师,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以尽量便宜的价格喝上好咖啡,所以开了这个小店。夏伍的产品真的是性价比超高,18元的拿铁,25元的手冲、30元以下的冰滴,估计福州独此一家。此外还有一些招牌特调,比如冰百利甜咖啡、冬梦、咖啡奶盖等,也都值得一试。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谁知道pe110给水管价格是多少每一米多少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