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新讲述包建永记录
什么是天台山文化?这个问题太大,让人无从下手。梁立新先生研究天台山文化多年,在其所著《神奇的天台山》一书中把天台山概括出“四奇”、“六地”、“八大传奇”等特点。就文化影响上讲,天台山文化是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天台山这一区域的缩影,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天台山地域特色的呈现与反映,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性,又有天台山地域文化的个性,是古往今来无数人的精神家园。9月5日,梁立新在市图书馆做了一场《天台山文化漫谈》的讲座,主要讲述了天台山的神奇之处和儒释道三教在天台山融合的过程,提出了关于天台山的三重境界,归纳了天台山文化的特点。
天台山文化产生世界性影响的,首先在于佛教天台宗的创立和传播。佛教自东汉永平七年传入中国,后来发展成为净土宗、禅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和密宗八大宗派。在这八大宗派中,惟一以地名命名的是天台宗,因为天台山是这个宗派的根本道场,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从源流上说,天台宗遥尊印度的龙树菩萨为始祖,中国的慧文和慧思分别为二祖和三祖,智者大师为四祖,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在创立天台宗过程中,以《法华经》等佛教典籍为理论依据,在将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教义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把佛家的出世思想与儒家的入世思想、道家的隐世思想相结合,将儒家的以人为本,道家的以自然为本,统统容纳于佛教的以解脱为本的大建构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天台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本土化的佛教宗派,智者大师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释迦牟尼”。后来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带去了部分天台宗典籍,在弘传律宗、密宗的同时,也弘扬了天台宗,使天台宗在日本产生了较大影响。再后来,日本和尚最澄来到天台山求法。在天台山,最澄跟随行满大师潜心学法,回日本时,还带去了大量经书抄本。自此后,天台宗在日本发扬光大。在同一时期,佛教天台宗也传往朝鲜半岛。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天台宗传入欧美各地。
作为道教名山,天台山也有辉煌的历史。刘晨、阮肇在天台山桃源遇仙的故事,让无数人向往。周灵王太子王子乔、葛玄、司马承祯等道教名人,也都与天台山不可分割。
唐代大道士司马承祯从小就好道,他一生“遍游名山,止于天台山”。来到天台山后,司马承祯就不愿走了。司马承祯是自古至今为数不多的修道有成、道学高深的高道。他不仅自己获得了长寿与自在,还撰写了《坐忘论》、《天隐子》、《修真秘旨》等十余部著作,他还整理桐柏历代道书,是开创道教天台仙派的一代宗师。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都曾召见过他,向他请教养生与治国之道。
道教源流传到宋代,天台人张伯端创立道教南宗,桐柏宫成为道教南宗祖庭。张伯端著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石桥歌》、《禅宗歌颂诗曲杂言》和《长生要义》等多种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悟真篇》。《悟真篇》强调了道家炼丹的学说,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炼内丹的方法,联贯了道家有关炼内丹的学说,对内丹修炼的阐述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南宗丹诀被称为“金丹大道”,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将儒家的“穷理尽性”和佛家的“顿悟圆通”引入道教的内丹炼养,既重视修身复命,又强调修身养性,旨在至命尽性,求得与道合真,达到了道家气功养生的最高境界,成为养生家谋求“长生久视”的法宝。张伯端寿臻百岁,尽其天年,为后人所景仰,被称为“丹经之祖”。
代表儒学发展新阶段的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营养。儒学重量级人物朱熹和王阳明,都受到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思想的影响。
天台山本来就美,加上深厚的佛道文化,显得更有魅力。不管是政府要员,还是文人墨客,倾心天台山的不在少数。东晋人孙绰写了《游天台山赋》,被选入《昭明文选》,影响巨大。唐代有400多位诗人曾游历栖居天台山,接近收载于《全唐诗》2200余位诗人总数的1/5。还有寒山和拾得。两人有一段广为传颂的对话。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话粗浅,理耐嚼。
寒山和拾得长期生活在天台国清寺、寒山一带。寒山与拾得交往的故事,后人还将其进行了神化。从佛教角度,人们认为把寒山和拾得分别作为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从道教角度,人们把寒山和拾得称为和合二仙;后来和合二仙的故事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清代雍正皇帝将和合二仙封为和合二圣,民间则把寒山和拾得视为和合神,常常把他们的画像挂于厅堂,祈祷吉利和谐,在新婚之夜,他们的画像被挂于洞房中,寓祝新人永结同心。
茶圣陆羽,曾经到过天台山。天台山茶文化源远流长,天台山茶种和茶文化都传往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被称为“活佛”的济公,是天台人。他一身通三教,是人间佛教的践行者。二十世纪以来,济公在海外影响巨大。在台湾,“神、佛”队伍里,除了妈祖,活佛济公的地位和影响力无人能比。徐霞客是世界公认为一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游圣”。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即为《游天台山日记》。
天台山文化博大精深,一次讲座实难尽述其详,只能撮其要者,作粗线条勾勒。我认为可以从自然山水、艺术美学、宗教心灵三重境界来认识天台山,走进天台山文化,感受它的魅力,美化自己的心灵。我认为天台山文化的特点是包容性与独创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天台山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活的系统,在新的时代应当有新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和合二圣和合二仙姚少司招财童子五路财神三官大帝神像雕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