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新闻、浙江之声
综合:现代快报、杭州日报、思考者iThink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编想知道,
国庆你抢了多少红包?
据说,抢一个红包的成本只有0.03元,
但总有人为这几分钱操碎了心。
尤其是“拼手气红包”,
是不是对“手气最佳”永远羡慕嫉妒恨。
可是,你知道吗?
最新研究发现,
微信抢到的红包金额可能并非随机分配,
竟与下面这些“规律”有关……
近日,北京大学师生通过研究发现,人们经常玩的抢微信红包游戏,用户抢到的金额可能并非随机分配。
微信“最大包”与注册微信时间有关?
在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研讨课中,作为课程插曲,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谢宇时不时会邀请一名学员共进午餐。邀请方式就是在微信群中发红包,领到金额最高的学生与教师共进午餐。
红包游戏大约进行了10次,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15名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和12名北大本科生中,领到金额最高者绝大多数都是北大学生;只有两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领到过最高金额。领到最高金额者的共同点是,他们的注册微信时间都较早。
所以,非常巧合,“最大包”都被注册微信时间较长的黄皮肤学生夺走。
抢红包大小以35个月为转折点
在谢宇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经济学专业大三学生李星宇对数据展开收集和整理,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人员绘制出领取到的“标准化金额”与用户经历之间的趋势线。
由这条趋势线可以看出,标准化金额与用户经历之间是一个先增后减的关系,大致以35个月为转折点。
转折点之前,用户经历越长,领到的红包金额倾向于变多;转折点之后,用户经历越长,领到的红包金额倾向于变少。
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而言,新注册微信的用户和使用年限很长的微信用户,领到的微信红包金额较低;微信注册时间在30到40个月之间的用户,则能领到更大的红包。
同时,研究结果还发现,用户领到红包的金额与手机没有明显关系。
几天前,“思考者iThink”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微信红包的分配秘密》文章,在学术圈引起很大反响。
该实验提出了一个问题并得出结论,表示红包金额大小与微信用户使用微信时间长短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但是这一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还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检验。
腾讯坚称红包分配是随机
日前,腾讯公司表示,他们也注意到了这篇论文。腾讯回应称,“腾讯欢迎各界对微信的研究。微信抢红包的分配采用随机原则,希望用户拆开时获得意外惊喜。”
当然,谁都想抢到“大红包”!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礼尚往来”,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如何“优雅”的发红包呢?
如何优雅的发红包?
发送时机
红包较少,小伙伴们呼吁“谁再发几个”的时候。此时,你发红包,不仅获得人气,还能狂刷存在感!
红包个数
一定要严格参照抢红包人数来选择。如果参与抢红包的人数(除开自己)小于等于5,就发(人数-1)个红包,让有一个抢不到才能保证抢红包的乐趣。如果参与人数多于5个且少于20,则可以发5个红包。如果参与人数多于20个,我们也可以发10个的红包。但一般情况下,发5个红包都不会显得太多太少,都是一个很中规中矩的选择。
红包金额
红包金额=X/0.4(X为前面三个最佳手气金额的均值),并且注意:发红包始终使用微信零钱里的钱就可以保证我们永不超支。
回本措施
这是一个既能发得稍微多一点又能挽回部分损失的偏方——没错,抢自己的红包。
你觉得这个研究靠谱吗?给脑洞大开的研究者们点个 吧~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如何查看微信注册多长时间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