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

去杠杆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

裘凌春 2025-11-08 电脑 21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日,发改委公布消息称,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最新数据,我国2016年三季度末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2%,较上季度末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连续19个季度上升后的首次下降。2017年3月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微观层面的杠杆率也呈下降趋势。

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降杠杆工作成效显现。自去年以来,对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去产能”、“去库存”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我国经济“去杠杆”的进程明显加快。

  去杠杆进行时

“杠杆”是许多金融工具的特性所在,用得恰当,可以有效调动各项资源的效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这种放大作用是双向的,如果加杠杆过度,则容易导致风险层层叠加。“去杠杆”的过程就是拆解掉这些过度叠加的杠杆,把杠杆率下降到合理的水平。

在实际操作层面,“去杠杆”就要求金融企业压缩部分不必要、没有资本和实体支撑、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杠杆。在很多情况下,银行就要对现有的部分业务进行压缩,而对于企业而言,就需要偿还债务。

能否偿还债务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收入和所拥有资产的价值。如果有实力偿还债务,那仅仅只是资产总量的减少,否则可能会导致违约,债权人要承担损失,债务人可能破产清算,引发一连串问题。因此,去杠杆往往是一个连锁效应,一旦出现违约就可能引发其他链条上的违约,并且引发违约预期,在金融市场上形成放大效应,所以去杠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我国经济杠杆率的真实情况如何呢?总体来说,我国杠杆率在国际上处于中游水平。截至2016年,我国实体经济的负债总额为176.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7.6%。与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接近,低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高于巴西、印度等国家。但在不同领域,杠杆率差别明显。2016年,我国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之和为96.6%,仅高于印度和俄罗斯,低于大部分国家。但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高达141%,明显偏高,这需要引起重视。而目前我国实体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低,归根到底是高杠杆、高债务。

去杠杆的过程,对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来说,就是“资产负债表收缩”,即负债在减少,资产也在减少。企业资金缩紧,投入生产所需的资金获取略显困难。另一方面,企业若不能按时兑付债务,就会造成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甚至发生债市信用违约事件。

据银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而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7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比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随着去杠杆的推进,企业资金紧张,银行不良或将增加,可能引发一定的风险。

发改委公布的消息显示,企业降杠杆不会增大银行风险。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各项措施均不会增大银行风险,如与银行关联密切的市场化债转股,相关文件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上作出了稳妥安排,在实现降低企业杠杆率目标的同时,有效隔离风险,防范企业部门风险传递至金融部门。一是明确要求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市场化债转股必须通过实施机构进行转股操作,确保市场化债转股对象企业风险不向银行转移。二是在债权转让环节上要求洁净转让、真实出售,确保转股债权从银行真实出表。三是市场化债转股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资金,而不是主要使用银行表内资金。四是通过债转股引入社会投资者,可以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从而降低银行不良债权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杠杆要抓住主要矛盾,择优支持。作为银行来说,应该支持实体经济,但不能支持国家政策要求退出的行业和企业。比如像钢铁、房产、煤炭等过剩行业,以及杠杆率,也就是负债率高的企业。”

“杠杆率不能过高,若杠杆率高的话肯定会出现问题。作为机构来讲,要对自己的资本负责任,对借的钱要负责任,这样资金才能周转起来,实现能良性循环。”杜晓山指出。

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风险、怎么防控风险,如何妥善处理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关系至关重要。

去杠杆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

  科学把控去杠杆节奏

当下,金融机构既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要承担去杠杆的压力,化解自身不良率,降低风险。这就需要从金融功能的本源上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双赢。

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认为,对金融企业而言,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要发挥好金融在“三去一降一补”过程中的引导支持作用。新常态下,仅仅强调履行向实体企业投放资金的信用中介职能并不能真正体现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

为此,浙商银行一是深入了解经济转型升级期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尤其是企业在生产销售、内部管理等活动中的真实金融需求。二是以创新为着力点,盘活企业内生资源,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一方面,加快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去理解市场需求,特别是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自身资产负债表的金融需求,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全过程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生产要素重组效率。另一方面,要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在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提升不同类别客户群体上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力,满足真正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般来说,大企业利用杠杆的机会较多,杠杆率较高,相对受去杠杆的影响较大,而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企业受去杠杆带来的波动较小,当下正是吸引资金发展的好时机。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支持实体经济就要摒弃轻民企重国企的惯性思维,特别要重视那些位于新产业中对市场敏感度高、把握市场方向的中小民营企业。”刘晓春认为,针对这类客户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痛点,在满足客户切身需求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好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实质性做好风险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服务流程,提供手续简单、流程快捷的创新产品,解决其用款的急迫性。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在授信过程中要保持额度适中、价格合适,满足民营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同时控制企业杠杆率水平。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原行长杨凯生认为,去杠杆的过程中应该正确的认识和精细的操作债转股,把债权变为股权,这也是降低杠杆的重要措施。“债转股需要在多元化的目标下求得一种平衡,从而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既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又能减少银行的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还能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缓解银行资本不足的压力。”杨凯生表示。

另一方面,扩充资金也是企业降低杠杆率,化解风险的有力举措。在近日央行关于金融改革的记者发布会上,在回应“杠杆率问题”时,央行副行长易纲指出:“我们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要有更多的资本金进去。如果资本金多了,杠杆率就下来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就加强了。”

此外,还需要持续加强金融监管和政策引导。近日,在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会上,对于“银监会近期密集出台的多项监管政策会不会担心对市场造成情绪波动”的提问,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说:“前期出台的金融政策,在指导思想和目的上是要开正门,不走旁门,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所有的监管制度和规定都不是限制业务,只要是依法合规开展的业务,都是受到鼓励和支持的。对于不合规经营,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风险和市场稳定的,从监管角度绝不手软。反过来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风险、金融市场稳定的,要坚决支持。”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终目的,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因此,贯彻落实中央的去杠杆要求,稳妥推进去杠杆,需要多方合力,科学把控去杠杆节奏。

专家建议,以金融去杠杆为先导,带动信用利差扩大和融资成本的提升,迫使企业主动进行信用收缩。同时,也能将货币资金从金融市场内部释放,使之回归实体经济,从而有利于实现实体经济渐进去杠杆的目标。

去杠杆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

在具体投向上,还应重点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健康发展,适时适当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有效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增加对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支持。同时,优化信贷结构,不断地创新业务和产品,提高服务能力。资本市场也要发展股权融资,补齐现有的短板,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发展;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取得更大实效。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作者|苏畅

  本期执行主编|张艺良 编辑制作|王舒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去杠杆是什么意思百度百科》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