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绿松石的使用时间久远,将目前所见的绿松石出土资料及传世作品进行整理,则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绿松石的使用大致可分成三个方式,即作为坠饰、嵌饰、象生器。
一、绿松石作为坠饰
坠饰可能还是人类诸多种装饰器中较早的类型。作为坠饰使用的绿松石,其用料随意,可大可小、形状不拘,作工简单,仅需钻上一小孔,即可佩带。新石器时代各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坠饰,取料常是就地取材,骨、角、蚌、陶、玉石等均属常见的,而零星的几件绿松石,由于其呈蓝、绿色泽,推测当时可能是极讨喜而被视为珍贵之物的。
二、绿松石作为嵌饰
绿松石除普遍作为坠饰之外,最常见的使用场合是作为嵌饰片,嵌饰的使用甚早,延续的时间亦长。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绿松石作嵌饰的文化甚多,惟各地区文化嵌饰的方式不尽相同。
今日所见绿松石嵌饰遗物以青铜质、骨质、玉石质者居多;木质者由于木料易于腐朽而大多不见原器了。
三、绿松石象生器的制作
殷墟妇好墓出土几件绿松石象生器,其中一件绿松石鸽,绿色微发蓝,长6.5、高2.8厘米;一件蝉、蛙合体,绿色,一面雕蝉一面雕蛙,长3、宽1.8、厚1.4厘米;一般而言,绿松石的圆雕象生器,其大小仍受到材料的限制。
综观商代所出绿松石象生器,似乎各地区所用的绿松石材料不尽相同,安阳的、山东的、江西的均各展其松石的特色,然整体较之,江西新淦使用的松石料较佳。惟各地区所制作的绿松石象生器仍都属小型器,而真正作成圆雕者实不多,大多数仅能称作较厚的片雕;此还是由于材料的限制之故,也因此,所制作的动物亦以小型动物为模仿的对象,如蝉、蛙、鸟等;此一些特色显示,商代仍不能克服绿松石料零碎的问题。
块度大者用于雕刻工艺品,多表现善与美的内容,如佛像、仙人、仙鹤、仙女、山水亭榭、花鸟虫鱼、人物走兽等。人民大会堂湖北厅里的"李时珍采药"雕像,就是绿松石雕制而成。
鉴别有道,盘玩有术
关注微信:lvsongshi369
资深老玩家每天与你分享文玩的鉴别、保养、搭配心得
转载请注明来自夕逆IT,本文标题:《关于新时代手抄报内容素材简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