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阿鲸
喜欢上东野圭吾的那年,我上高二。喜欢他独特的叙事手法,也喜欢他绝妙的花招和诡计,更喜欢他笔下对复杂人性的细致刻画和深刻讨论。
相较于《白夜行》和《恶意》里所刻画的最极致的爱与恨,又或者类似于《秘密》、《解忧杂货店》和《时生》这样跟推理毫不沾边,温情又治愈的故事,再或者是《谁杀了她》这些只描写诡计的本格推理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虽然不是东野圭吾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但却是他作品中推理和人性的讨论结合得最紧密的一部。
《嫌疑人x的献身》是我为数不多一口气读完的书。看完小说已经是深夜,明明是初秋,钻进被子之后,我却在发抖。
东野圭吾
我见过爱也知道恶,这世上有无数奉献肉体和灵魂的爱情故事,甘愿奉献自己清白的爱我还是头一遭见到。
日本和韩国有翻拍过很多东野圭吾的小说,所以在网上看到公布《嫌疑人X的献身》的拍摄信息时,我很开心,早就期待有朝一日这部作品能有中国的方式来诠释。
提到改编就不免与日版电影进行比较。因为故事本身就来源于这片土地,所以无需考虑人物性格和故事背景的本土化,日版的改编中规中矩,但堤真一、福山雅治倾情演绎无疑为这部片子增色不少,疲惫又麻木,带着不被理解的沉默的数学天才石神和骄傲又优雅的天才物理学家汤川无疑在很多人心目中就长着他们的脸。
日本版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剧照
中国版的改编本土化是很成功的。每层都带着信箱的老式居民楼,傅坚陈尸天桥下的河边,便当屋变成接地气的小吃店,在中国热映的《疯狂动物城》,还有陈婧女儿身上贯穿每代学生中学记忆的宽大校服,每个细节的展示都让我真真切切地觉得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中国,发生在当下。
石泓和唐川少年时期共同的回忆无疑是全片改编的一个亮点,记忆镀上了暖黄色的光,在心里佩服着对方又暗自和对方较着劲的两个少年,没有人情世故,没有不被理解,那是石唐两人一生最难忘的时光。小演员找得很好,眉眼、神色都跟主演张鲁一和王凯出奇地相似。
最出彩的改编是暂时逃过警察调查的陈婧母女和石泓安静相处的那段时光,天气不再是湿漉漉的,阳光透过石泓的窗户,就像石泓第一次见到陈婧母女那样,冰冷冷的屋子里仿佛有了生气,没有多言,会心一笑也是满满的默契。我猜,那是石泓孤独的一生里,最快乐的时光。
还有关于石神帮忙的动机的本土化,日版纯粹是因为爱意,而中国版更多是因为石泓对陈婧母女拯救的一种“报恩”,虽然与原著不太符合,观感上也没一份纯粹的爱来得那么震撼,但这是很中国的处理,点赞。
而真正需要很多细节处理的凶杀案部分,却处理得很粗糙。
首先,电影对叙事顺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故事停在死者傅坚敲门,紧接着马上就是警方在河边发现尸体,为故事留下了悬念,而事情的真相是在电影放映快一半,随着陈婧的回忆带出来的。这样处理多少有照顾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的意思,毕竟“被剧透的电影不好看”。
但这个故事的核心,是石泓掩盖凶手的手法和为什么要帮忙掩盖的动机。至于凶手是谁,一开始就能猜个大半,也根本不重要。这样的改编无疑使故事少了原有反转的力度。
同时,陈婧和前夫傅坚的过往没有交代和铺垫清楚,前夫的恶劣行径来得突如其来,冲突起得也很突兀,杀人很像是防卫过当,之后石神帮忙掩盖杀人的事实就显得很没有必要。
不得不说的是晓欣在这起凶杀案的作用,原著中的美里主动攻击了富樫慎二,以表示对他长期纠缠的反抗,而且美里在靖子动手杀死慎二这件事儿上帮了靖子很大的忙。而在中国版电影里,晓欣是在陈婧被傅坚侵犯,情况紧急的时候,无奈动手打了傅坚,对于傅坚死亡这件事,她只起了辅助的作用。天桥下的流浪汉镜头推进太快,完全没有起到伏笔的作用。
最大的改编是石泓给陈婧寄威胁信说要伤害晓欣,然后开车拿着从唐川办公室里偷出来的物理仪器攻击唐川的部分,先不说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何偷出那么大的一个物理仪器,就说石神这样一个行事缜密的数学天才,怎么可能会做故意把警方视线往自己身上引这样刻意的事。
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剧照
值得注意的是,两版同样都把美里自杀这一推动靖子自首的关键情节删除了,但日版做了一个很棒的改编。
日版将推动靖子自首的关键情节换成了石神寄给靖子恐吓信中夹着一封告白的长信,在长信中石神告诉了靖子的真相,表达自己的爱情与感谢,并且拜托靖子和美里好好生活。最后靖子无法承受这样的牺牲,选择了自首。
中日两版的改编在逻辑上都说得通,但如果联系书中的人物性格就可以发现,日版的改编更符合人物的性格,而中国版的改编,实则只是为剧情走向服务的。
石神的爱太纯粹,但他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他不懂任何一个正常人在面对这样一份浓烈到搭上自己清白的爱意面前,第一反应只是逃避,而不是接受。
他算计了一切,却还是输在不会算计人心上。
对于ip电影来说,计较故事情节的还原程度固然重要,但导演们真正该复制的,是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的观念和价值。只可惜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只复制到了这个故事诡计的核心,而对于故事里关于人物性格的表达,事件背后的思考和人性的叩问只是浅尝辄止。
花钱买下这个ip,打着推理的旗号,甚至连故事内核都是推理,我却依然没有感受到浓重的推理气氛。你可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电影,但作为推理电影,或者是讨论更深层次人性的电影,这部电影是远远没达到及格线的。
优秀的影视作品自然不用取悦所有层次的观众。韩国能拍出像《熔炉》这样影响国家立法的电影,日本能将小众片拍成像《情书》和《入殓师》这般令人回味无穷,而国产电影却向诚意满满,努力讨好每一个受众的商业电影方向努力,结果却是每一个人都不满意。
推荐阅读
小说《人民的名义》为何成不了经典?
华文好书3月发榜:白先勇读红楼,毕飞宇小说课入选十佳
美国人去年最爱读这本小说,是什么心理
最新最全的好书资讯都在这里,扫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